朱元璋激动地一拍桌子:
“怎能容忍?!”
“秦先生,您有所不知,我们两村之间,有深仇大恨!”
“以前没当村长时,他们欺负咱们村都快一百年了!”
“是带领村民们把他们赶走后,我才得以成为村长。”
“现在只要遇上,必然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但他们虽然打不过咱们,却总爱搞些小动作,让人不痛快!”
“咱们组织了几位村民,轮流驻守北村口,一旦发现敌人,便予以还击!”
秦放差点以为自己在听羊村的故事,便随意搭腔道。
“听起来似乎不错啊?”
哪知朱元璋却深深叹气,仿佛找到了倾诉的对象,苦笑着回答:
“秦先生你也清楚,我们村的人大多住在村南,北边人烟稀少。”
“起初确实还行,但毕竟村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要养,我们就和村民们商量,谁去守北村口,村里就每年提供一定的粮食。”
“如果一直这样,也能应付过去。”
“但村子不能总是这么穷下去,我最近就在想,得让村民们过得更富裕些。”
秦放听出了问题的关键,便先发制人地笑道:
“但想要做点事情,就需要资金,而村里的资金大部分都用来支持那些守村的乡亲们了,对吧?”
朱元璋在一旁不停点头。
“没错,就是这样!”
秦放则轻松地提议:
“那老爷子你可以和村民们商量一下,放弃北面的土地不就得了。”
此言一出,朱元璋立刻瞪大了眼睛。
“那可不行!那可是祖宗传下来的土地!”
“一寸土地也不能让他们那些家伙得逞!”
“那你何不亲自搬到那里去呢?”
秦放此言一出,朱元璋瞬间愕然。
随之从躺椅上缓缓起身,手持酒杯,不慌不忙地继续说:
“朱老爷,您儿孙满堂,未来孩子们成长起来,不是得需要更多空间建屋定居吗?”
“您作为一村之长,大小事务村民都会找您定夺。”
“您要是率先搬到北边,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您家族兴旺,一旦北迁,村民们有事相寻自然也会跟着往北。北边的发展潜力巨大,您等着瞧,不久的将来,肯定不止您一家会北移。”
“空有土地何用?现在村中实力强盛,他们自然不敢造次。”
“但谁能保证村子永远强势?若没有咱们村民入住北边,那片土地的未来,还不是任由他人摆布?”
“只有咱们村的人在那里扎根,那块地才能真正属于咱们村。”
秦放这番话,实则心中自有盘算。
他身处华夏西南边陲支教,这个深山村落偏僻至极。
秦放渴望村子能向北扩展,从而吸引外界的目光。
秦放暗自盘算着,只要引导朱元璋北迁,整个村庄也将逐步朝北发展。
终有一天,这个村庄会为人所知,进入外界的视野。
想到这些,秦放的神情愈发焕发着光彩。
“朱老爷,您素来对大明皇帝推崇备至吧?”
“可知大明后来毅然决然迁都他处?”
“迁都?”
朱元璋一听,不禁心潮澎湃。
“对,就是朱元璋的子嗣主导的迁都之举。”
“迁都带来的益处颇多,您想,京营和边军都是要发放军饷的。”
“但迁都之后,情形大变,京营就驻守在了边疆。”
“仅需维持京营的供给,他们既守卫边关,又捍卫京师。”
“如此,还赢得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赞誉。”
朱元璋在一旁聚精会神地聆听,大明的军户制度确实让朝廷在军费上减轻了不少负担,但九边之地和金陵的京营始终需要朝廷的财政支持。
这两地并无足够的土地养活那几十万雄师,而军队又不可或缺。
因此,户部不得不掏腰包,这笔开销在大明的年度财政收入中占据了极大比重。
“秦先生,但大明时期北方不是同样难以自给自足,需要从江南调运粮食,这不也是一笔巨额支出吗?”
秦放在一旁,微微摇头,声音坚定:
“世间诸事,利弊共存。但细究大明迁都之举,其利显然大于弊端。”
他目光如炬,接着阐述:
“江南之地,乃世家大族盘踞之所,若朝廷安于此,难免不受其渗透。”
“迁都之举,首先便确保了朝廷的独立性,这利益已是不小。”
他语气加重,仿佛在揭示一个深层次的道理:
“设想一下,若非大明毅然迁都,后世汉人疆域,又怎会有‘两京一十三省’、‘汉地十八省’之格局?”
对于那些诽谤朱棣迁都出于私欲的言论,秦放向来嗤之以鼻。
“迁都之事,实为朱元璋高祖生前既定之策,即便是太子朱标,亦因考察迁都之地而染病。”
他进一步分析:
“古时金陵,岂能涵盖四海?时至今日,大明所辖之天下,已非秦汉、唐宋之时可比。”
他慷慨激昂,颂扬朱元璋的伟业:
“最大的贡献,莫非一役光复两百年沦陷的中原,四百年离乱的幽燕,以及六百年失地的河西!”
“那是鞑虏占据中原两百年,幽燕四百年蒙尘,河西六百年为胡人所控的辉煌之战果!”
即便是那些土地未曾遭受元朝的极端压迫,居民仍以汉人为主,但他们的身份是否还纯粹?
倘若大明未曾迁都,汉人是否会如历史所记载的那样,大规模迁入中原、抵达幽燕?
若非大明三百年汉人在这些地方的生息繁衍,清朝接管时,这些土地是否还能属于汉人?
难道清朝不会直接将边疆防线推至淮河?
仅从此角度来看,朱元璋与朱棣父子的功绩,无疑是天命所归。
秦放的建议刚刚出口,朱元璋便深刻认识到了迁都的紧迫性。
大明的未来,已非他是否愿意迁都的问题,而是迁都,已成必然。
如今,建国功臣与将领仍在,北元的威胁因他们而暂不敢妄动。
但若几十年后,连他们的子孙也已年老。
那时,习惯了江南水乡的舒适生活的后代,还能否控制北方的北元?
国都必须北迁。
这个决心在朱元璋心中迅速形成。
但紧接着,现实问题接踵而至:
南洋的军事开支尚无着落,如今又添迁都之重任?
回过神来的朱元璋,目光扫过秦放,半开玩笑地说:
“秦先生,你这是在戏弄我吗?”
“我手头本就紧,你却又让我搬家,这不得又是笔大开销?”
元旦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1日到1月1日)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