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之外。
刘伯温对眼前的一幕,倍感震惊。
心中的好奇,更是达到了顶峰。
实在没忍住,开口便向朱元璋询问道:
“皇上,这秦先生是?”
朱元璋眼见刘伯温实在是忍不住了,这才开口道:
“这秦先生,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人!”
“什么?”
刘伯温更是惊讶的不知该如何回话了。
眼见刘伯温如此惊讶,朱元璋小声讲述了这位秦先生的来历。
去年。
朱元璋巡查钟山孝陵时,意外遇见了形貌奇异的秦放,那是在戒备森严的孝陵区域,居然出现了一个双目失明之人。
要知道,这钟山孝陵四周空无一人,更是皇家学堂的所在地。
在这所学堂内学习的,绝非寻常村童,而是大明江山的未来主宰。
所以,突然出现的这人,让朱元璋倍感奇怪。
秦放不仅神秘出现,他所述之事,闻所未闻,让朱元璋半信半疑。
怀着疑虑,朱元璋随即下令锦衣卫彻底清查孝陵卫,以探究竟。
在各种监察机构的深入调查下,结论惊人的一致,秦放所言非虚!
不仅他的出身来历成谜,即便在户籍管理极为严格的大明朝,朱元璋也未能探明秦放的故乡。
他仿佛是从岩石中突然出现的神秘人物。
面对朱元璋的送别提议,秦放断然拒绝,坚持继续山中的教学生涯,并承诺助力朱元璋的子嗣打破命运的桎梏。
为了验证秦放的才学,朱元璋虽心有疑虑,还是派遣了几位翰林学士上山。
他们一开始还能跟秦放就孔子的圣人之道展开辩论。
但很快,话题扩展到连朱元璋也感到陌生的领域。
尽管对这些高深的学问不甚了解。
朱元璋却亲眼看到那些学士在秦放的雄辩下一个个缄默不语。
即便这些学士以死谏的方式请求朱元璋严惩秦放。
朱元璋却因见证了秦放的卓越才华,而犹豫不决。
无论白绫还是毒酒,这些翰林学士急切地希望朱元璋迅速处决秦放。
然而,朱元璋对这些话充耳不闻。
难道秦放不就是朱元璋梦寐以求的良师吗?
在此之前,朱元璋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儿子教育上面临的种种难题。
读书人追求的“学而优则仕”,各地大儒也确实擅长此道。
但朱元璋何许人也?
他是大明的皇帝!
他的儿子,不论是太子还是亲王,地位非凡。
那些亲王学习为臣之道,尚算合适,但太子朱标差点被教得与那些御史台的清流同出一辙。
朱元璋立刻中断了宋濂等人的教育,亲自接手朱标,费尽心力纠正他的性格。
听完朱元璋的话,刘伯温更是倍感惊讶。
怪不得去年,几位翰林学士一个个谦逊好学,不耻下问。
惹得刘伯温一度以为这些大儒修身养性已到极致。
原来均是败给了这位秦先生。
就在这时,课程结束。
朱标等诸位皇子尚未离开。
朱元璋带着刘伯温进入平房之内。
刘伯温看到朱标等人,刚要行礼。
却被朱元璋轻轻拦住,随后问向朱标:
“孩子,下课后,怎么不回家啊?”
朱标目光充满温暖,回答道:
“父亲,秦先生今日特意留我们吃晚饭,说那些蔬菜是弟弟们和我亲手培育的,理应由我们品尝这第一批收成。”
此话一出。
朱元璋不由忆及昔日贫贱岁月,一时间颇为感慨。
刘伯温此时心中更是震惊。
几位皇子竟然动手种菜!?
要知道,几位皇子从小衣食无忧,身边自有太监伺候。
别说种菜了,能自己洗脸,那都是要被人夸上天的。
可现在竟然在这里种菜?
只听朱元璋朗声笑道:
“那今日,我和老刘倒是借了你们的光了!”
听到声音,原本坐在躺椅上的秦放,好奇坐起,迷茫地问:
“老先生,今日有贵客临门?”
朱元璋打趣地说:
“秦先生,不是外人,就是同村的老刘,来混顿饭吃。”
在一旁的刘伯温,见到秦放的样子,惊愕得无法动弹。
万万没想到。
朱标等皇子竟然放弃了大本堂的名师指导,转而跟随这位失明的秦放学习。
大本堂,那可是汇聚了无数大明儒学泰斗的圣地。
朱标等人的选择,显然背后有着不寻常的深意。
意识到这一点,刘伯温立刻恭敬地拱手:
“秦先生,突然造访,未经通报便打扰,还望海涵。”
秦放微微一笑,轻松回应道:
“刘先生太见外了,不过是多一副碗筷的事。”
话音未落,朱樉与朱棣兄弟已手捧装满了土疙瘩的铜盆,踏进了庭院。
盆中土豆圆润饱满,数量约有十几颗。
朱棣望向朱元璋,语带满足地说:
“爹,你看,这便是我们兄弟一起种的。”
“这些足够我们今天的饭食了吧!?”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