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作以前,朱棣的确会这样做。
毕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燕军可以长驱直入济南,一旦攻下济南,便等同于打下了半壁江山。
进可攻,退可守。
但是现在,他的举动却完全出乎了齐泰等人的预料。
又一次打了一众文臣的脸。
白沟河一役结束之后,朱棣如上次郑坝村之战一样,先是命人掩埋了一众朝廷死亡将士,并亲手立碑记载此役。
此举,令得一众降将降卒感动不已,既宽慰了军心,也获得了民心。
之后并没有如齐泰等人所料趁胜追击,而是收拢、整编兵马,犒劳将士,论功行赏。
就在朝廷一方加固城池,准备死守济南之际,数万燕军却已经兵分三路悄然进军辽东。
两次大战,李景隆几乎已将沿边兵马调空,辽东也调走了大半。
防守严重不足,再加上人心惶惶,燕军一进攻,一众守将要么弃城而逃,要么归降,不到一个月时间,燕军已经攻占了大半个辽东。
余下的也不足为惧,已成囊中之物。
消息传回京城,满朝文武却出奇地一片沉寂,没有想像中那般惊慌不安。
他们中,有的已经麻木了,有的甚至还暗自庆幸,庆幸燕军没有南下。
朱允炆一如既往,又召集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拿主意。
“说吧,朕,现在该怎么办?”
这一次,朱允炆少了许多感慨与牢骚,开门见山提出了问题。
他也算明白了一件事,他要一发牢骚,这些个大臣便会跪到地上,口口声声“臣有罪”、“臣罪该万死”。
难不成,他还真的杀了他们?
那样他岂不是真成了孤家寡人?
又是齐泰第一个站出来,说道:“陛下,依臣之见,燕逆之所以没有南下,一是准备不足,二是没有把握……”
之前,他可是信誓旦旦,说燕军旬月内一定会南下攻打济南。
结果却反其道而行之,竟掉头跑去攻打辽东,他脸上无光,自然要狡辩一番。
朱允炆冷冷道:“齐卿,朕问的是,朕现在该怎么做?”
“这……”
齐泰下意识瞟向黄子澄、方孝孺二人。
无奈,黄子澄上前道:“陛下,如今之计,防止燕逆南下才是重中之重。臣想来,燕逆之所以出其不意攻打辽东实为调虎离山之计。”
“调虎离山?”
“回陛下,据报,燕军攻打辽东的兵马不过五万,燕逆手下至少还有十几万兵马屯在北平四周。
如若这时候朝廷调兵前往辽东增援,正好中了燕逆之计。”
齐泰赶紧附和:“黄大人言之有理。燕逆此举,无非就是希望朝廷抽调兵马奔赴辽东,如此一来,防守必然空虚,他便会趁机南下。”
朱允炆想了想,道:“那他就不担心,他一走,朝廷兵马去攻打北平?”
“陛下,燕逆谋的是整个大明天下,又怎会去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一旦攻下济南,其剑锋所指,必然是京师呀陛下!”
“朕明白了……”
朱允炆无力地靠在龙椅上,一脸悲沧与无奈。
“众卿的意思,也是劝朕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辽东……不用管了,是这个意思吧?”
齐泰等人不吭声。
不吭声,就是默认。
朱允炆终于还是心有不甘,不说话是吧?那就直接点名:“齐卿,辽东要不要增援?”
齐泰只得硬着头皮道:“陛下,若此时增援辽东,兵少了,只会给燕逆送人送粮,兵多了,济南就真的无兵可守了。”
朱允炆叹了一声,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明白了,就按众卿的意思办吧。”
这句话,就等于彻底放弃了辽东,任其自生自灭。
……
燕王府。
朱棣又一次召集了徐长安、姚广孝、张玉等一众亲信议事。
“殿下,辽东已尽在我挥掌控,另有几个鞑靼小部落主动归降。”
“南军那边没有增援的动向,重心放在了德州、济南,一边调兵防守,一边加固城墙,储备粮草。”
朱棣一脸欣慰道:“既然他们不想打,我们也正好招兵买马,加紧训练队伍,储备粮草。
另外,我准备重设燕山三卫,晋为王府亲军……”
燕山三卫,分为左卫、右卫、前卫,以前属于北平都司七卫,同时也是燕王府护卫。
如今朱棣已经另立山头,行政、司法、军队都得有一套自己的班子,便于管理。
重设燕山三卫,其实是他采纳了徐长安的建议,准备将特种作战的理念进一步扩大化。
之前,徐长安一手带出来的二百余人屡建奇功,重设燕山三卫,便是复制其成功的经验,形成更强大的战斗力。
朱棣再一次提拔徐长安,晋其为都指挥佥事,统率燕山三卫。
张辅、张信、房胜三人分别兼任指挥使,各自统领燕山左、右、前三卫。
同时,燕山卫下设神机营,专精火器。
燕山卫的将士皆为精挑细选,原则与以前一样,身手、人品、忠诚度缺一不可。
朱棣闲不住,趁着朝廷防守空虚,率兵连续攻陷了宣府、大同、宁夏卫等等,几乎控制了整个北部。
如此一来,朝廷上下更加紧张。
再这么打下去,大明恐怕要分裂南北,划江而治。
但是,朱允炆也没办法,只能麻木地听着一众大臣禀报各地战报。
几次大战,朝廷损失了大量兵马与粮草,已经很难再组织大军进攻,只能固守,全力阻止燕军南下。
北方,朱允炆已经不指望收回,只希望山东不要丢。
一旦山东丢了,京师……危矣!
且说朱棣攻陷了大同等地之后,当即开始大量开采煤矿,并按照徐长安提供的方法进行筛分、洗煤。
方法虽然原始了一点,但经过筛分与清洗的煤,也勉强可以达到精煤的效果。
这些精煤,又源源不断地运往北平。
上午时分,朱高炽、朱高煦兄弟二人随着徐长安一起来到了位于城北的一处工地。
城北原本就比较荒凉,住户不多,荒地倒不少。
经过徐长安的规划,这里变成了一片工业区,火器坊也迁了过来,规模扩大了数倍。
朱高煦一进工地,不由一脸惊讶地问:“舅舅,你修这么大一座塔做什么?”
徐长安笑了笑:“这不叫塔,这是炉,炼钢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