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徐长安如约来到了那间小院。
一见面,便摸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了过去:“送给你!”
素娘愣了愣,下意识接到手中打开一看,不由眼神一亮。
盒子里乃是一串珍珠项链,是有着“天下第一珠”美誉的合浦南珠,价值不菲。
这就么一串,便足以在北平府换一套小院子。
素娘是识货之人,心中虽然喜欢,却不敢擅自收下,忙推了过去:“公子,这礼物太贵重了,奴家不敢收。”
徐长安笑道:“值不了几个钱,收下吧。”
这串项链花了他三百两银子,对普通百姓家来说,节省一点足够一家人一生的花销。
但对于徐长安来说,的确也算不得什么。
反正花的是姐夫的银子,又不用他自己掏腰包。
公关嘛,多少总得花销一些经费。
一番推辞,素娘最终还是收了下来,少不得道谢一番。
不久后,二人一起坐到院中石桌前,月下小酌。
喝了几杯,徐长安似顺口问了一句:“素娘,想来你也非普通人家女眷,何故沦落至斯?”
一听此话,素娘不由悲从心来,泣声道:“先夫本是开封府辖下一方知县,不幸卷入周王一案被斩,故,奴家被贬乐籍。”
“原来如此!”
素娘也不由开始试探:“奴听闻,燕王爷是公子的姐夫?”
“对!”
“那……那公子……”
说到这里,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徐长安回道:“本公子有什么好担心的?就算我姐夫真做了对不起朝廷之事,也牵连不到本公子头上。”
这些话,他是故意说给素娘听的。
因为他知道,素娘是个传话筒,一定会将他所说的话转告汤宗。
素娘倒也没继续追问,怕引起徐长安的怀疑,只是频频劝酒。
也不知喝了多少,徐长安有些醉了,话也开始多了。
“要说我姐夫燕王,也不过生在帝王家而已。当年,我父亲教会了他多少带兵打仗的经验?
他骂我不成器也就罢了,竟还翻脸无情打我军棍。”
“或许,燕王殿下也是为了公子好。”
“你不懂,本公子……嗝……如不是放心不下我姐,早就不想受这鸟气……”
说着说着,徐长安便趴在桌上睡着了。
“公子,公子……”
素娘唤了几声,眼见徐长安轻声打起了呼噜,便唤来丫鬟吩咐道:“打盆水给徐公子洗洗脸,扶他到床上休息。”
“是!”
素娘洗漱完毕,穿了件薄薄的丝裙走到床边,静静地看着徐长安。
良久,不由长叹一声,侧躺在他身边,思绪起起伏伏,也不知过了多久方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拂晓时分。
素娘突然惊呼了一声:“公子……”
“本公子昨夜喝多了,冷落了美人,不如现在晨运一番……”
数日后,汤宗又一次宴请徐长安,席间只是闲聊,绝口不提素娘之事。
最后还是徐长安主动提起:“说起来,在下尚未谢过汤大人。素娘是个妙人儿,在下斗胆,想请大人破个例替她脱籍。”
“嗯?四公子,可是素娘求你替她说情?”
徐长安摇了摇头:“那倒没有,在下是想留她在身边做个侍婢。”
汤宗故作为难:“四公子,非是下官推脱。素娘的丈夫牵连的乃是周王谋逆一案,你也知道朝廷正在削藩。
正值风头上,下官委实不敢擅做主张。
不过下官可以答应四公子,待风波平息,下官一定替素娘脱籍,送与四公子做个侍婢。”
既然话题扯到了削藩,徐长安便问了一句:“汤大人,不知朝廷对我姐夫有何处置措施?”
“这……四公子,下官远在北平,怎知朝廷的意思?
四公子不妨写封信问问魏国公,你俩是亲兄弟,他自然不会瞒你。”
“哎!”徐长安叹了一声:“汤大人,你不知在下现在的心情,那叫一个左右为难。”
汤宗心里一动,问道:“怎么了?”
“削藩乃是大势所趋,可我姐夫……他自然有些不甘心,在下曾劝过他几次,却被臭骂了一顿。”
这信息量有点大啊?
汤宗惊喜不已,面上却不露声色道:“朝廷削藩只是收回各藩王手中的一些权力,以稳固朝廷统治,并不会影响其地位。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燕王殿下藩镇北平多年,或许只是一时半会没想通。
四公子可与燕王妃一起从旁善加劝解,动之以情,晓以大义,相信燕王殿下早晚会明白陛下一番苦心。”
苦心?
这话骗骗别人还行。
徐长安心里很清楚削藩意味着什么。
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收回各地藩王的兵权,然后当猪一般圈养,原则上不得离开封地一步。
同时还要受各类祖制约束,如有僭越,说不定还会被问罪甚至被贬。
某种程度上说,除了名声、地位,还不如一个富家子弟可以四处游山玩水,逍遥快活一世。
心里知道是一回事,面子上,徐长安则回道:“在下也要感谢汤大人一番苦心。”
“哪里哪里,说来说去这也是皇家之事,咱们做臣子的也只能盼着上下一团和气,如此我大明方能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徐长安拱了拱手:“大人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在下由衷钦佩。”
“四公子见笑。”
“汤大人放心,有机会在下一定劝劝我姐,还有我姐夫。”
“太好了,来,下官再敬四公子一杯。”
待到徐长安告辞离开,汤宗便迫不及待写了一封长信,命手下连夜出城,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此次削藩计划,燕王乃是重中之重。
从皇上到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为首的一众文臣,可谓绞尽脑汁,朝廷兵马也在不停调往北平方向。
可以说,因此而耗费了大量人力与物力。
如若他办妥了此事,那便是一桩天大的功劳,从此平步青云,名利双收。
收到汤宗的密信之后,朱允炆自然也很开心,专程派人对汤宗口头嘉奖,以资鼓励。
接下来,徐长安要么给大哥写封信,要么在素娘、汤宗面前“透露”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哪怕朱允炆、徐辉祖并不完全信任他,但至少也受了影响,多少还是会信几分。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