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朕乃有道昏君 第51章 镇国公世子朱寿

作者:墨落皇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5 06:25:51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听到来人还是寿宁候府管事,朱厚照更是大怒:

“打的就是寿宁候府的管事,腿砸断,让这几个狗才爬回去报信儿……”

御马监净军佩刀,也完全不同于锦衣卫跟御马监其余两营正兵。

锦衣卫所用绣春刀,既是是单刀也是短刀,作为护身跟仪仗刀具是够用的。

十二京营所用刀具也是各不相同的,有跟绣春刀差不多的雁翎刀这算是马刀,也有双手持的斩马刀。

而御马监净军因为武艺高强的缘故,用的是苗刀的改进型,苗刀可不是戚继光所创,而是古已有之。

御马监净军的苗刀,也不是普通苗刀,较之苗刀稍短,较之双手斩马刀又稍长,刀尖样式是跟苗刀相似的尖刀,但有诸刃。

所谓诸刃就是刀尖上下皆开刃,以利破甲。

御马监净军佩刀,便是他们的主武器,因此较之单刀长大,较之军中所用斩马刀精良,较之普通苗刀就是厚重了。

朱厚照下令打断腿,随侍净军便持带鞘苗刀,一人两下,打断了几人小腿。

“事关寿宁候府,陛下暂避为好。”

寿宁候张鹤龄乃皇太后张氏之胞弟,与建昌候张延龄俱是皇亲之中不省心的货色。

皇太后张氏本就护短,加之皇太后张氏跟寿宁候、建昌候的母亲昌国太夫人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加之孝宗爱屋及乌,寿宁候府也就成了京师极难招惹的一处府邸。

张家这俩兄弟,弘治中期还因夺利之事,跟太皇太后周氏家族起过纷争,端的是荤素不吝。

“暂避?

朕要躲着他们?

笑话!

萧亭,吩咐下去,就说朕乃镇国公世子朱寿,以皇帝之尊当街斗殴,也委实失体统。

知会净军兵卒,一会儿若寿宁候、建昌候二人打来,即便朕说了过分的话,也不要真给打死了,这个不好给大明天下交待的……”

说着话,朱厚照也自后腰处抽出了金银错的精钢如意。

寿宁候府倒是讨的好彩头,他这边正缺俩守摊子的货色呢!

听到小皇帝不说给皇太后张氏交待,也不说给满朝臣工交待,只说不好给大明天下交待,萧亭的眸子不由的一缩。

看来这位小皇帝对寿宁候是有杀心的,但有归有,为了孝道,张鹤龄跟张延龄兄弟不犯谋逆就不能杀,杀了便是大不孝,更何况现在是小皇帝守制期间。

如萧亭所说,京师的寿宁候府,就不是吃亏的人家,腿刚刚打断,一大帮寿宁候府仆从,便操持棍棒冲出了城外。

“给本世子照死里打,狗日的寿宁候府如果下死手,别惯着他们,都宰了!”

手持精钢如意的朱厚照见寿宁候府跋扈至此,眼里冷意就越发的浓重了。

名义上的母后张氏视他如仇寇,朱厚照也不会惯着她,更不会惯着寿宁候府。

若寿宁候府的仆从只是空手而来,御马监净军还不会下死手,但他们操持棍棒而来,就容易危及皇帝安危了。

御马监净军,可不是原本的御马监四营,原本的御马监四营,掌军的将校之中有几个太监,但正军可都是全须全尾的正常人。

御马监净军,成军于宣宗朝后期,因此他们战力虽有,但并未经历过什么正经战事。

英宗朝的土木堡、京师保卫战,他们都没有机会参与,拱卫宫禁、陪皇帝偶尔射猎,就是御马监净军的所有职司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御马监净军才会有充足的操练时间,所以才保持住了太宗文皇帝五征漠北时的战力。

御马监净军虽说从未参与正经的战事,但他们的操练规程,却是太宗五征漠北的精锐,宣宗击败马哈木的精锐所传。

几十年来,御马监净军的操练规程,规规矩矩从未有一丝改变,其所学也是真正的战场搏杀之术。

虽说没有退鞘出刀,但他们的带鞘苗刀,对准也都是脖颈、腋窝这些战场上一击毙命的位置。

寿宁候府的仆役对上这些杀才,而且净军对寿宁候府的仆役也没什么保留,所以一时三刻的功夫,寿宁候来人便躺了一地。

“臭丘八,不知这是侯府中人,你们是哪家新来的勋戚,这是京师重地,岂是你们能放肆的地方,本候……本候……”

倒了仆从,正主寿宁候张鹤龄,自然会很快到场,若是弘治年间,张鹤龄还不定认识朱厚照。

但弘治帝大丧刚过没几个月,张鹤龄忘了什么也不会忘记小皇帝的长相,毕竟这也是寿宁候府以后的长期饭票之一。

“本世子,镇国公府世子朱寿,知道了吗?”

朱厚照口中公世子,也是有明一朝仅有其二的存在,太祖朝时信国公汤和次子汤輗,魏国公徐达之子徐辉祖便是仅有的两位公世子了。

这是显示先辈荣耀,寓意以后封王的功赏,朱厚照这个镇国公世子,就多少有些不伦不类了。

“见过公世子!”

寿宁候张鹤龄虽说跋扈放肆,但也要分人的,近期刚刚得过皇太后姐姐的嘱咐,绝对不能招惹小皇帝朱厚照。

结果好死不死,今天就踢到了这块铁板,看到所谓的皇帝外甥眼中带着冷峻,张鹤龄不由的埋怨起了姐姐皇太后张氏。

如今的大明朝,跟谁关系不好,也不能跟皇帝关系不好。

寿宁候府跋扈,太皇太后周氏族人跋扈,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原因也简单,无非‘富贵’二字而已,宫中对后妃外戚的赏赐,在贫民百姓眼中指定是不少的。

但几百顷皇庄,几万亩土地的产出,别说撑起一个侯府、伯府了,正经七品知县的日子也过不上。

大明朝的银子贵,土地产出就少,几万亩土地,去掉佃农消耗,一年能剩个几千两银子也就是丰收年景了。

若跟着大明勋贵们摆阔气,这几千两银子,还不够一年吃花酒的耗费。

南北商业俱为文臣士绅们把持,勋贵外戚很难钻营进去。

因此,勋贵们尤其是后妃外戚之族想要豪富,就只能在京师城中争利。

下到地方,跟真正的‘民’争利,只怕本钱打了水漂不说,还要受朝臣们的攻讦。

在地方上,勋贵外戚能插手的买卖,也就只有盐茶了,除此之外,几乎就是干什么赔什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