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斋的读书笔记 第3章 《文王》赏析

作者:歧路子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4-10-01 20:28:18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文王》是大雅的第一篇,古劲沧桑、大气浑厚。主流观点为周公旦所作,但也有学者依据诗歌成熟度认为是西周晚期所作。然而无论如何,本诗为老臣劝谏“孙子”之意是毋庸置疑的。

本诗存在三个主题:第一,歌颂周文王功德;第二,为周政权寻找合理性,即天命;第三,劝谏后世顺天修德,以文王为榜样。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上”和“天”都是天的意思,开篇一句即描绘文王崇高在上的地位,他的光芒照耀天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说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商时在豳地发家,后迁至岐州),但它所受天命是新的,即修治礼仪(赵岐《孟子章句》:“其受天命,维文王新修治礼仪致之耳。”)。这里周政权的合理性(文王受命作周)就出来了,且这里发展了殷商的“天命论”。如果殷商是“君权神授”,那么周不仅保有了“君权神授”的理论,而且声称有德受命,文王有德,是以受天命。综上,第一章讲的是文王受命作周的事。

第二章继续歌颂文王的美德和功绩:勤勉和美誉。周文王赐予周朝福祉,他的子孙后代将繁荣昌盛,百世不衰。周朝的官员们也将世代显耀,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第三章强调周朝人才济济。“世之不显,厥犹翼翼。”一说,周世代显耀,文王仍然小心谨慎;一说,周虽世代显耀,后世君王仍需小心谨慎。笔者认为后者更符合“文王孙子,本支百世”的顺承关系以及劝谏意旨。

第四章讲殷商子孙在天命安排下服从于周朝。

第五章进一步提出“天命靡常”,商朝的士人壮美敏捷,在周朝的京城举行祭祀仪式。文王进用士人,希望商人不要再挂念他们的祖先。这里大有抚慰之语。

第六章劝谏殷商子孙修养品德、顺应天命、自求福祉,周王以商朝为鉴,顺应民心,珍惜来之不易的天命。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天命来之不易,不要在你这里停止。乃是向天子言,直谏意味浓厚。“仪刑文王,万邦作孚。”乃定音之言,再次呼应主旨,振聋发聩。

《文王》总体上采用了四言句式,句式整齐,偶有突破,如“于缉熙敬止”“殷之未丧师”,使音乐节奏偶有变化,不致死板。

全诗韵律和谐,运用大量叠词性形容词,如“亹亹”“翼翼”“穆穆”,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又配之以“昭”“缉熙”使文王光明璀璨的形象跃然纸上。

相对《诗经》中其它诗歌而言,全诗比兴手法较少,而以蝉联格见著。如章与章之间的“侯于周服。侯服于周”“不显亦世。世之不显”,章内的“有商孙子。商之孙子”“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层次分明,结构紧凑,使全诗浑然一体,而始终以歌颂文王圣德和功绩为主线。

《文王》不仅是一首赞美文王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周朝历史和现实的作品,因此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希望周朝的子孙后代能够继承文王的美德,顺应天命,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对如今仍有着深刻的教训意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