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回到襄武城中,城中没回益州的文武纷纷围了过来,都问是不是洮水出问题了。
面对文武群臣的质询,姜维略微沉默了一下,他听说了关瑾龙泉山的事儿。
他相信关瑾的判断,但不一定能保证这些襄武俊杰能相信他,万一再出一次龙泉山事件的类似情况,就骑虎难下了。
想到这,姜维面上浮现一抹焦急之色,摆出一副十万火急的表情回答道:“正如武阳侯所料,洮水果然下降不少,恐怕来年大旱为真。”
堂中众人纷纷哀嚎,这陇西才经营不过三年,好不容易屯田有了些起色,如果大旱来临岂不是一切化为乌有了。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天道法理,亘古不变,属于没办法搞定的事,也有人认为这人能胜天,想要逆天改命。
看众人在堂中熙熙攘攘一片,都各自商议着,姜维走上台前。
“啪!”一拍桌子,虎目微扫,却不说话。
周围就安静了下来,都看向姜维。
“天下事,在人为,一遇挫折就退却,怎成大器,堂中众人有的没的,都上一份解旱灾的方法,无论是抄古人的,还是自己胡乱想的,必须有,明天交不到政务堂者,罚俸!”
看着堂中众人没有反对,姜维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己这么多年在沓中所经营威势不是白经营的。
第二日,襄武府衙,就剩着姜维、廖化、关瑾、法畯四人了,也只有这四个人是沾点文职,才能对这些陇西俊杰交出的答卷能够做出正确的检验。
“话说这些人都是怎么长得脑子,子瑜你快来看。”法畯摊开一副竹简,指着其中关于将白水与洮水相连形成水网的句子,喊着关瑾过来看。
关瑾瞟了一眼,随后就转过头去:“我这里也有几份差不多的,这些同袍大多都是蜀人、巴人,不认识洮水、白水,连这两条水路之间有洼地,根本形成不可水网都不知道。”
“哈,他们几个还抄张谦的,张谦什么水平我还不知道么。”姜维捡出几份类似的竹简丢在案几上,张谦这家伙有张飞之风,竟然敢抄他的,那种行文之间专属于张氏草莽风格遮都遮盖不住。
“也就这么几个写的还算有点道理。”法畯抛出几份竹简在案几上。
“我看看。”关瑾抓起一份,嗯,是关于将人集中,挖井取水的
几份阅读下来,关瑾抓着一份在手里晃了晃。
“这个!可行!”
法畯拿过来打开一看,上面写的是用堰蓄水,顿时就摇了摇头。
“这怎么行,堰虽然能积水,但是就堰那点高度聚起来的水,还不够打口井弄出来的水多呢。”
“把堰修高点不就行了。”关瑾理所当然的说道。
这个时代的堰,其实就是类似于河堤的东西,本质上是为了防洪蓄水的。
由于材料的问题,堰修高成为坝,但是泥土石块却完全承受不住水压日久经年的冲刷,导致没有铸坝的机会。
可这个时空不一样啊,一武传三代,人走刀还在,内气源源不断的温养,是从物质的组织构架进行的改变。
例如关瑾手里的青龙偃月刀,从爷爷关羽,到大伯关平,到二伯关兴,温养的足足七八十年了。
你能想象得到三尺厚的重武器,却有着吹毛断发的锋利,简直是既要又要般的存在。
而内气温养就好像水泥和石灰,明明是一样的东西,可就是水泥强度大,能建造高楼大厦,可纯石灰就不行一样。
所以这个世界是能够找到那种被温养了很多年,能承受住河流经年日久的冲刷的材料的。
“可是子瑜,没办法修啊,水中有龙气,一般的材料挡不住水流。”法畯思考了一下,确实是修高堰能够蓄很多水,但确实没办法搞定材料这个问题。
“谁说没有高档的材料,城砖不就行。”说着起身摸了摸周围墙砖,厅里的没人温养过,他都看见几个星星霉点了呢。
“城砖!自从内气这种伟力出现之后,每一座城都是经过温养的足足八十年左右才到达城砖的极限,能够挡住【名将】这种级别的攻击。”
“拆了城砖,那守城怎么办,一个【勇将】级别的,用内气一劈就开个豁口,我们怎么守?”法畯问出了最切中内核的问题。
“谁说我们要守,不是有别人的城砖嘛,用别人的就行了嘛。”关瑾乐呵呵的说道,他看了一眼一直听着姜维,只见他微微一笑,他听懂了。
“哪里?”
“陇右诸城!”关瑾、姜维同时发声。
正如前不久大汉文武所讨论的,天水郡没有上邦就不可能守得住,上邦过后,几乎无险,并且人口少,潜力小。
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且明年席卷千里的大旱就来了,汉魏两方根本没办法避免,魏军根本不会向汉军一样提前到处屯田,到时候必定缺粮。
缺粮就意味饿,饿就会没力,没力就没办法守得住陇右,到时候就攻守异形了。
而今大汉因为有林邑稻和龙泉田,短短一年就能堆起很多粮食,拿养几万人口的粮食也是轻轻松松。
但是吧,汉救自己的子民,那是必然要做,陇右民众到时候感激之心就没有可这么大。
若是趁着大旱未来的时候,把必丢的陇右诸城丢给魏国,到时候没粮。
汉在陇西郡用米熬点稀汤水,出去救活陇右的人,人家还不得念我们大汉是活菩萨,对于大汉收复民心成倍成倍那是大大的好。
人口源源不断流入大汉,存地失人这样造成结果天下人都知道!
魏国必败!
击破只有新城砖的石营、西城啊这些也将会变得无比容易。
一举多得,而且还一切尽在大汉掌握之中,完全可行。
关瑾想了想情况,越发觉得正确,就挑着重点跟法畯解释。既然早晚都会丢,不如快速的把陇右的所有资源给刮走。
姜维在一旁听着,连连点头,大汉如今不缺这一郡之地,抢雍凉主要是为了养马。
自己在陇西马都还养不明白呢,所以对于陇右那大片大片的干旱土地兴趣不大,破坏节奏去占领鸡肋的地方真没意义。
而这就是所谓的大局观,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看到长远,那才是一个人成为三军统帅基础。
小民思想没意思,就算是在最危险的时候也都顾及未来的利益,何况是如今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