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所谓的边疆理论就是文明有扩张倾向,一是为了保护文明核心地区,二是获得经济利益,三是缓解人口压力。

文明地区与野蛮地区的接触地区,就是边疆。

一个文明延伸到新地方,就会产生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就会发明新技术和新制度。

但是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只要没有面临必须立马做出改变,不然就会毁灭的生存压力,就不会也不愿做出改变。

因为改变就意味着风险,而保持现状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如果按照非洲单一起源的说法,为什么有的猿人留在非洲,保持现状。有的要离开非洲,到达新环境,而为了适应新环境就不得不做出改变。

不是后者更有远见,而是他们才是竞争中的失败者,所以不得不离开非洲,然后为了适应新环境,去做明显有风险的改变。

在这一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大量的失败者,和一小部分应对新环境成功。

成功者进一步发展,掌握远超非洲同类的先进生产力。

成功者和失败者再次发生了转变。

所以文明中心一定是趋于保守的。

当文明中心遇到危机,或者创造力衰退时,边疆就可以用新技术和新思想来反哺并改造文明中心。

如夏商时,华夏文明的中心在中原,而周人在边境陕西,周人创造了新的制度和思想,反哺了华夏文明。

再到春秋战国,五大霸主皆在边疆,最后又是陕西的秦人统一了华夏。

到汉唐时,整个北方成为文明中心,而江南成为边疆。到宋时,南方的经济超过北方,南宋时,苏常熟,天下足。

到明清时,江南成为手工业的中心,商品粮食的中心转移到湖广。

只有赶在处于盆地的华人文明还有最后的活力前,将文明的火种播撒到适宜的地方,让其成为边疆,诞生新技术和新思想,才能延续华人的文明。

于是在高纬度,风源花费三行动点,选择编辑人物,赋予广恒旺盛的精力和长久的生命力,在性格上把执着点满,把这种执着确立在对外的征服上。

但是风源都不完美,如何能编辑出完美的人。

广恒确实达到了他的目的——让羌人迁移到两个大半岛。

在两个半岛是华人能接触,并且是亚洲仅次于华北平原的大平原。

于是古羌人南支南下,开启被后世称之为第三次古羌人大迁徙的运动,让古羌人以突进的方式,占据了聚集后世五分之三人口的土地。

但是却在生活成长中,养成好大喜功,专断孤高的性格,在他长期的统治下,百姓苦不堪言。

强制迁徙造成百姓死伤无数,留在天府的也没好到哪去,因为通过移民,为同姓获取爵位,让整个统治阶级达成前所未有的一致,对广恒自然也是百般拥戴。

用自己的民众给恒帝修建奇观,也不是什么大事。

所付出代价就是时代更替,经过五十多年的动乱后,文帝次子,巴牧这一系在京畿长达九百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取而代之的是驱逐妊朝的武帝次子,苴牧一系开始了新时代。

时间飞逝,风源只能在宏观的地形变化上,看到尹江和雅江两岸被开辟出田地,更细微的人类活动已经无法看到。

但是不出意外,掌握了青铜器和文字的华人,将在几千年里布满亚洲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几块土地。

渡过第五个历史节点——文明黄昏。

通过第三次大迁徙,成功将衰老的华人文明的火种播撒到了新地区。

古羌人南支南下后,演化出两个二级族群和次生文明。

南支(古羌族分支华人)与交州土著骠人结合为孟族(古羌族——华人下属分支)。

形成天府文明的次生文明——堪离文明。

文明特性:天命(同化其他族群)

文化特性:玉器

生产特性:农耕(稳定度)

制度特性:宗法(抵抗同化)

专属特性:未形成

南支(古羌族分支华人)与震州土著傣人结合为申族(古羌族——华人下属分支)。

形成天府文明的次生文明——东辉文明。

文明特性:天命(同化其他族群)

文化特性:玉器

生产特性:农耕(稳定度)

制度特性:宗法(抵抗异族同化)

专属特性:未形成

与此同时,西支(古羌族分支玉丘人)形成天府文明的次生文明——玉丘文明。

文明特性:天命(同化其他族群)

文化特性:玉器

生产特性:半耕半牧(适应性)

制度特性:农牧二元(超过其他游牧国家的稳定性)

专属特性:草原王国(效果:对外扩张,战力加成,形成中,预计一千年)

古羌人的第五个神话级人物:恒帝!

形象:人。

功绩:分封孟申宛三国,开拓交震两州。

编辑点加20,文明点加20。

时间来到华历3000年,第六个历史节点出现——文明挑战!

“古羌人通过第三次大迁徙,将主文明的火种播撒到新的地区,接下500年就要面对原地土著的回应,到底是成功在当地生根发芽,成为参天巨树,还是被当地土著寄生,被榨干养分……”

此时手中编辑点,文明点各有100。

反复思考后,风源耗费20点编辑点,直接改造孟人基因,使其能尽快适应热带雨林气候。

五大特性中,两个开始变化。

生产特性:热带农耕(稳定度,热带适应性)

专属特性:丛林武士(效果:在丛林地形中,战斗力加成。形成中,预计500年)

又耗费20点编辑点,改造难以开发的堪离北部的两个谷地,使其气候发生改变。

改造尹江上游(预计完成时间500年)

风源再耗费20点编辑点,直接改造申人基因,使其能尽快适应热带季风气候。

耗费20点编辑点,改造西部山脉,使西南季风能到达那片沙漠。

改造印河下游(预计完成时间1500年)

生产特性:热带农耕(稳定度,热带适应性)

专属特性:圣徒(效果:统一在昊天信仰下的邦联,形成中,预计1000年)

骠人和傣人本就是千年前在云黔邛等地,受到来自华人的压力,而顺着水路南下的族群。

如今被华人以突进的方式,圈禁在各诸侯的土地上,为孟申两国前期建设,提供了最宝贵的人力的同时,被同化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之所以用在这三家,也是弥补他们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夏朝就能不干涉就不干涉了。毕竟豫州在原时空,一样涌现了优秀的文明。

最后20点编辑,用在昆仑山地区,改造玉河流量(预计时间1000年)

文明点就不再偏向某一羌人了。

50文明点,点亮锻铁术(五百年后将出现在天府文明及副文明中)。

剩余的50点选择随机,某项技术将在一千年内出现在天府文明及副文明中,并允许超过同时代一千年。

行动点21,选择随机七次编辑人物,将在一千年内出现在天府文明及副文明中。

由这七个人物在关键时期主导文明的走向。

…………

孟王固及往后七代孟王,生活都以节俭朴素来约束自己,例行与民同劳,重视农耕,兴修水利。

孟国的人口得到飞速的提升,大片的土地被开发成良田。

到第八代孟王甲,开始懈怠朝政,荒于酒色。

时有元公勉辅政,其祖上为孟王固第三子壁。

孟王固南下时,壁尚在襁褓,于是就没有往南。

出生时为恒帝寿辰,恒帝大喜,言道:“天之下为云,天子下亦为云,就赐以云姓,当以公称。”

云公壁成年后,通晓经典,能歌善舞。

常人能治一类就不错了,云公壁却能治《术》《记》两类。

深得恒帝喜爱,命其常伴左右,还监督了恒帝像的建造。

云公壁后人本是京畿公卿,后来受京畿之乱,在第七代孟王的邀请下,云勉携家人南下,赐地元丘,后人以云为姓,以元为氏。

元公勉以天子之臣下降,辅佐第七代王,立下大功,受托孤之命。

三劝孟王甲,孟王甲不改。

于是元公勉将其囚在蒲城,开始了在孟城长达十五年摄政。

细心教导孟王甲之子尹铸同时,延续了前七代孟王的俭朴作风,国力复振。

孟王甲死后,元公勉归政于铸。

孟王铸往后几王也都保持了孟国国力向上的势头。

华历2585年,申国陷入内乱,诸王子争位。

华历2588年,孟王典见申国内乱长久不定,以兄长之国远征平息内乱。

却反被申国诸侯联军打败,孟王典及长子皆丧命于乱军之中。

等孟国军队退去,申国诸侯推第一代申王之后,固姓这支入主申城。

宣告543年的申国印朝结束,固朝开始了。

而孟国也因为孟王典及长子的突然去世,也陷入诸王子的争位。

华历2613年,三王子击败竞争对手,成功继位。

宣告600年的孟国尹朝结束了。

因把政治中心从北王畿孟城迁到中王畿蒲城,故称蒲朝。

在豫州,夏朝在经历姒启时的武观之乱,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后,国力日渐衰弱,和各方国诸侯的关系也越来差。

暴君夏桀登基,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

华历2942年,经过鸣条之战,夏朝覆灭,夺豫州鼎和五瑞,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商汤在亳称“王”。

这种异姓以武力夺取王位,占据豫州之主的做法,引起益州天子的强烈不满。

拒不承认他的王位和豫州牧的同时,命东方的巴公积极备战,要替姒姓讨伐成汤,夺回豫州鼎和五瑞。

巴公领命后,以三师之军,讨伐成汤。

成汤以逸待劳,双方战于毫。

巴公虽武器装备均好于成汤,但孤军直入敌人腹地,又是劳师远征,最后大败。

成汤本想继续称夏王,为夏国子朝的。

但是经这么一对立,双方关系跌入挑战。

就以商为号。

益州和豫州关系由此对立,加上后来商朝流行大规模的用人祭祀,更是犯了益州华人的忌讳,被后者痛斥为蛮夷,对其恨之入骨。

史称豫州陷落。

天子率诸侯祭天,痛哭自己失德,以至豫州王化不复。

但双方核心距离较远,大规模的战争发展不起来。

益州诸侯开始南下抢夺豫州南部土地,开辟桂,粤,荆等地。

但是无法到达恒帝那般规模了。

而在西方的玉州,白戎禺氏起初以臣服宛王,并以兵役和贡物的代价,开始在费地繁衍生息,逐渐壮大起来。

等宛王反应过来时,已经无力驱逐了。

华历3057年,禺氏攻进昆仑山下的玉丘,历时1101年的宛国媓朝灭亡。

禺氏消灭媓朝后,自身文明度低,未能建立统一的国家,宛国分裂为几十个城邦,一些由羌人统治,一些由禺氏人统治,双方混战多年,都未能再度统一宛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