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个委员会班子的组建。”
“郭市長,由你全权处理。”
“这……”
隋文俊皱了皱眉头,刚想开口说什么,却被林元良幽幽的打断:“这是上面特意指示的。”
见此,众人哪怕心里再有怨气也只能憋着。
特别是隋文俊简直憋着一股怒气。
京海市社会治安综合委员会只要一成立,他手上权利至少会下降一半,甚至都不止。
治安,治安。
政法系统肯定在里面啊。
想到这,隋文俊看了一眼杨茂。
恰好杨茂也正看向他。
两人对视一眼。
纷纷看出各自心里的想法。
杨茂也开始警惕起来。
他心里清楚,自己肯定会被选入京海治安综合委员会的副主任,搞不好还是常务副主任。
那些个副局长估计也会进入其中。
郭書记……
不对,郭市長。
郭市長本就和隋書记不对付。
相对于众人的心思各异。
京海市前任書记,现任政恊主任李阳鑫,却表现的无所谓,面对昔日的旧部的眼神。
李阳鑫也是一副昏昏欲睡的姿态。
这些年他早就已经看透。
自己的年龄,也已经到了六十二岁。
这个位置待一年就要彻底退休。
淡了,他基本也看淡了。
现在他唯一的奢望就是安享晚年。
那七八年天天被询问的生涯,早就将李阳鑫的棱角给磨平,他也就是七八年前被昭的雪。
身为当事人的郭振阳表现的也很平淡。
当然,面上的表情虽然平淡。
心里却大为震惊。
他也不由想到昨天李叔说的惊喜。
‘这真是意外惊喜啊。’
郭振阳没想到自己的权力会如此大。
看来上面是准备以京海搞试点。
不过想想也许确实如此。
现在毕竟是94年,真正的经济全面改革,是1995年以后,95年前面都是属于摸索阶段。
其中腾飞阶段便是千禧年以后。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
彻底奠基了世界工厂的名义。
自此,拉动全国经济的三架马车,对外贸易,正式开动,接着便是投资和消费的到来。
“振阳市長……”
“元良書记……”
郭振阳态度也转变的很快。
“你的压力很大啊。”林元良感叹了一句,转而对众人意味深长道:“不止振阳市長,相信在场众人的都感到压力了吧!”
“这一次上面恐怕要以京海作为试点。”
相比他人,林元良看的更远,知道的事情也更多,昨天徐瀚元省長特意打了电话给他。
并且就这次的任职含义深入多聊了几句。
期间徐瀚元省長多次提到。
委屈一下自己,做好身为一把手的本分。
如果是单一可能还看不懂。
当这两件事合在一起时。
身为体制内老油条的林元良怎会不懂。
委屈下自己,就是让自己放权,不要去过多插手郭振阳接下来做的事。
要做到身为一把手的本分。
这事也很简单,那就是保护好郭振阳。
并且维护好郭振阳要做的事情。
同时,也要起到监督。
时刻汇报进展。
接下来的会议众人就经济方面开始商榷。
坐在中间的陈运山忽然说道:“振阳市長,我们都知道,你早年在鹏城待过一段时间,你也算是见证了鹏城一步步发展。”
“鹏城作为经济改革起点,作为如今的先锋,很多城市的经济,都是学习鹏城来的。”
“京海重工集团就是参考羊城的一些企业改革。”
陈玉山,京海市委常委兼市委秘书长,也算是郭振阳提拔上来的人,自然要为他打配合。
众人对郭振阳早年经历众人也是清楚一些。
他们都知道,郭振阳在八十年代,曾经在鹏城待过一段时间,上学时也在鹏城进行过学习。
当初上县级级官员培训班也在那边考察过。
见众人看向自己,郭振阳并没回答,拿起旁边瓷缸茶杯缓缓喝了一口,才慢慢说了起来。
“想要有一个良好的从商环境。”
“治安必须要好,要是没有一个良好的治安,哪怕在如何发展,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啊。”
“鹏城的经济环境主要在于靠近港岛。”
“关于这一点,我们是学不来。”
“但是,我们可以起到很好的一个参考作用。”
“鹏城有几点值得我们京海作为参考。”
众人纷纷拿起笔,打开笔记本等待他下面的话,就连林元良和隋文俊等人也是如此。
他们也想看看郭振阳说的重要点是什么。
“第一,鹏城的营商环境。”
“第二,对于企业的保护。”
“第三,当地的治安情况。”
“第四,关于税收的扶持。”
“第五,对于招商的政策。”
林元良忽然说道:“振阳市長能否详细说说这五点。”
.............
求点花花,小弟一天保底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