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农曹嵩突然冷哼一声:
“口出狂言,你可知大汉一年粮食产量有多少?”
天子刘宏也是脸色凝重的看向张飞。
现在天下乱象丛生,最大的原因就是百姓活不下去了,没有饭吃。
若是真的有一物能让大汉粮食提高五成,那所有的叛乱都会消失,大汉会中兴,他刘宏就会成为真正的圣天子。
那做出这个宝物的工匠,会直接立地成圣,万民敬仰!
可是,这怎么可能?
若是旁人说这话,刘宏会想都不想的让人把他乱棍打出。
但是出于对张飞的信任,刘宏还是忍不住的问道:
“张卿,此言当真?”
张飞没有说话,而是打开最后一个木箱,从里面取出两物,一个直辕犁,一个曲辕犁。
举着直辕犁,张飞缓缓开口:
“粮食想要高产,除了土地本身的肥沃程度外,深耕是关键!”
“这种犁是我们大汉最普遍的犁,但是这种犁,要两头牛才能拉动!”
“普通百姓家,谁家能养的起两头牛,甚至一个村落都没有一头!”
“百姓只能用木镐缓慢翻地,不仅无法深耕,而且效率低下!”
大汉百姓其实人均土地并不少,有三十到五十亩,一家都在百亩以上。
当然,这说的是人均,数百年的土地兼并,绝大部份土地都是在世家豪强的手里,百姓几乎都成了佃户。
而汉朝耕种之法很是落后,并非是后世的精耕细作,除了水渠或者河边的土地,其他的基本上都是靠天收。
即使风调雨顺,一亩地的产量不过是一到两石,一石是一百二十汉斤,换成后世的重量单位,就是六十斤。
若是年景不好,收的粮食,甚至都没有种子多。
不是百姓不够勤劳,而是工具落后,没有肥料,只能这样。
张飞放下直辕犁,又取出曲辕犁道:
“这种犁就是我张家庄工匠耗资无数,数代人研究出来的张家犁!”
“这种犁不用两头牛,一头牛就可以拉的动,甚至没有牛,两名成年男子也能拉的动!”
“若是此犁普及开来,我大汉所有耕地都可以深耕,粮食产量能提高多少?”
“效率提高了,百姓可以继续开垦荒田,耕地增加,粮食产量,又能提高多少?”
大汉的荒地还有很多,就是关中长安地界,直到唐朝,都有还没有开垦的土地,更何况是大汉。
不过那些荒地,不是无主的,都掌控在皇家,世家,豪强的手里。
天子刘宏的目光在两个犁上扫过,突然大声喊道:
“让父!”
张让连忙喊道:
“老奴在!”
“朕要试试这两种犁!”
“诺!”
张让一路小跑着出去了,没过多久,张让就大汗淋漓的跑了回来:
“陛下,准备好了!”
于是刘宏便带着朝臣,同张飞一同走出了大殿。
大殿百米外有一处花园,里面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但此时,那些植物都被粗暴的拔了出来,露出下面的泥土。
几个小黄门和三头健硕的老黄牛正站在土地上,等待着刘宏的吩咐。
“开始吧!”
小黄门把直辕犁和曲辕犁分别套在牛背上:
“走!”
一鞭子下去,三头牛同时动了,众人看去,眼中顿时露出了异色。
只见拉着直辕犁的两头牛竟然还没有拉着曲辕犁的一头牛走得快。
不仅如此,曲辕犁这边耕的更深,泥土都翻了过来。
天子刘宏看的眼睛发热,他大吼一声:
“大司农!”
曹嵩高声应道:
“老臣在!”
“朕要你用最快的速度把这张家犁普及大汉,有没有问题!”
大司农曹嵩也是激动的满脸红光:
“陛下放心,老臣定然不负陛下众望!”
苍天有眼,曹家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
虽然曹嵩当上了九卿之一的大司农,但是曹家在大汉的地位并不高,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底蕴,关系网也不够!
而借助这马城犁的普及,中间能做手脚的地方就多了去了!
更重要的是,这马城犁由他曹嵩负责推广,那他曹嵩之名,也将会响彻大汉。
对于天子刘宏,大司农曹嵩的反应,张飞早就想到了。
农业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那是超过一切的。
有句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说的就是中原是产粮区,有些粮食就能养活百姓,就能招募士卒,就是这个道理。
张家犁是能普及大汉,但是老百姓能不能用到,就不好说了。
张家犁的犁头是精铁打造,就这一点,就不是贫农能负担得起的。
更何况,绝大部分百姓已经没有了土地。
张家犁的普及,是能给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世家豪强带来好处,能让他们收获更多的粮食。
他们粮食多了,身为佃农的百姓也能分到一点点的好处,这叫豪强吃肉他们喝汤。
不过即使百姓的日子好过了那么一点,大汉也不会像天子刘宏想的那样,大汉中兴。
一场黄巾之乱,让世家看到了掌控兵权的好处。
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实力,他们都会明的暗的向兵权伸手。
只有叛乱四起,他们才能光明正大的招募私兵,甚至是掌控朝廷兵马。
至于如何让百姓叛乱,也简单的很,苛捐杂税多一点就是了,反正恶名不用他们背。
天子刘宏要增加田税,大部分朝臣内心都是支持的,但是为了自己名声,他们只能表面反对。
只要天子刘宏再坚持,这些朝臣就会“勉强”同意。
这些都是张飞在马城的时候,和田楷等人分析出来的。
所以张飞才把张家犁贡献出来,增加自己的名望。
不然张家犁一出,大汉瞬间中兴,他张飞还怎么玩?
张飞想的这些,天子刘宏并不知道,他看着张家犁,呼吸有些急促:
“张家世代忠良,传朕命令,封张卿之父……”
张让立马提醒道:
“张扈!”
“传朕命令,封涿郡张扈为忠义侯!”
“张卿,最后做出这张家犁的工匠叫什么?”
张飞恭敬回答道:
“郑明!”
“封涿郡郑明为天工侯,昭告天下!”
郑明严格意义上可以说是张家的家臣,这么算来,张家可是一门三侯啊!
不少人看向张飞的眼神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若是没有意外,张家必然崛起,几十年后,成为大汉顶尖世家之一。
司徒袁隗与司空杨赐对视了一眼,看来计划要提前了。
大汉朝会就这样结束了,文武朝臣徐徐退去,张飞却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