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否开始谋逆 第80章 真伪

作者:种瓜得蒜 分类:同人 更新时间:2025-01-31 07:51:16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殿外。

曹洵突然停下脚步,向余老太师拱手道,“老太师,本国公先在这里给你道喜了。”

余老太师向鲁国公曹洵回礼,拜得更低了些,“此次退亲,实属无奈之举,还望国公爷宽大为怀,不要放在心上。”

鲁国公扶起余老太师,神情漠然的说道:“老太师,烦请你转告景国公,曹家大房与他再无瓜葛,下次见面,恐怕是敌非友啊。”

余老太师大惊,“国公爷,何至于此啊?”

鲁国公摇了摇头,低声道:“老太师误会了,本国公没有这般小气,只是曹家不止本国公这一房,言尽于此,还望珍重。”

余老太师听明白了,曹洵是在提醒他,曹家有人要对付景国公了。

“多谢国公爷提醒。”

……

景国公府。

赵宗熠两夜未归,老管家刘兴都快习以为常了,而且刘兴也知道赵宗熠现在的武功很高,京城之内很少有人可以伤到他,所以不太担心自家少爷的安危。

可是,清晨时分,皇城司又找上门了。

说来也奇怪,皇城司不是来找景国公赵宗熠,而是指名道姓的要找景国公的师叔,石师傅。

瑞宜苑。

刘兴敲响了石水的房门,“石姑娘,皇城司派人上门来了。”

石水打开房门,疑惑的问道:“刘管家,此事为何通知我?难道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她顺便瞅了一眼赵宗熠的房间,不禁拧眉,心道这小子跑哪儿去了?怎么两天两夜不着家?

刘兴也是百思不解,“官家有口谕,宣石姑娘入宫。”

石水目光微凝,“让我进宫?”

难道是顺阳王府和河间府的事情被皇帝知晓了,要抓她下狱问斩?

赵宗熠也是受了此事的牵连,所以被皇帝囚禁了起来?

不管怎么样,她都应该走这一遭。

“刘管家,宗熠房间里的东西非常重要,待我走后,你需亲自守在这里,不许任何人进入,直至我或者宗熠回来。”

刘兴指着外面,为难的说道:“可是,府上还有许多事情需要老奴去处理……”

石水转身拿起自己的秋蝉剑,揣好手枪,叮嘱道:“刘管家,房内之物是宗熠的立命之本,没有什么事情比它们更重要,你可明白?”

刘兴这才重视起来,忙点头道:“老奴晓得了。”

石水满怀心事地出了府,想着要不要劫持了老皇帝,然后想办法杀出京城,陪着赵宗熠揭竿而起……

等在府外的皇城司干当见到了石水,不仅没有抓捕之意,反而恭敬地抱拳道:“是石师傅当面?”

石水愈发疑惑,“是。”

皇城司干当招手唤来一辆马车,“还请姑娘上车,随本官一起进宫。”

石水点头,坐进了马车,心里却想着自己是不是猜错了,难道不是因为顺阳王府和河间府之事?那皇帝找她作甚?

皇宫,右掖门。

来到皇宫门前,石水也下了马车。

守卫宫门的皇城司兵卒看到石水手持兵刃,立马提醒那名皇城司干当,“大人,此女的兵刃得先留在此处了,不能携带兵刃进入皇城。”

那名皇城司干当拿出一块令牌,“官家特许石姑娘可以持剑入宫。”

宫门处的皇城司兵卒看清令牌上的字印,齐齐跪下,“遵旨!”

皇城司干当收起令牌,“石姑娘,随本官来。”

石水此生还是第一次进入皇宫,不免行进途中四处打量,在大熙朝的时候,像她这种江湖人士,即便受了诏安也不会受到信任,皇帝更不可能在皇宫召见,所以她直到来了大宋,也没有进过大熙朝的皇宫,现在想想,忽然觉得有些遗憾。

“咳咳,皇宫禁苑,不可东张西望。”

快到垂拱殿了,皇城司干当出声提醒石水。

石水点点头,不再四处张望,继续跟着那名皇城司干当,深入皇宫之内。

垂拱殿。

皇帝如日常一样,处理着政务,那名皇城司干当过来复命,将令牌交还给殿中的内侍,然后躬身退下了。

石水站在殿外,听到内侍的喊声,进殿拜见。

“民女拜见陛下。”

御台之上的皇帝饶有兴致的端详着石水,缓缓说道:“平身。”

石水面不改色的问道:“不知官家宣民女进宫,所为何事?”

皇帝让内侍转交给石水一本书,“你且看看,这是不是你们师门的武功秘籍?叫什么名字?”

石水简单扫了一眼,顿时惊诧万分。

《洗筋伐髓诀》?墨迹未干,刚书写不久,难道是狗皇帝强迫宗熠写下了秘籍?可是封皮怎么被撕毁了?皇帝在故意隐瞒秘籍之名?为何这么做?

莫非他在怀疑宗熠写的这本秘籍,不是他想要的那本?

那他想要什么?

这时,她依稀想起赵宗熠当初为了找到她,特意写了半册《莲花楼》的话本,故事里面最神奇的内功心法就是门主李相夷的《扬州慢》。

难道皇帝也读了话本?

她继续翻看,终于读到了一些《洗筋伐髓诀》没有的内容,那是在介绍这本秘籍可以枯木逢春……

石水立刻懂了,朗声说道:“此乃我们四顾门的至宝,《扬州慢》内功心法,官家如何得来的?”

皇帝走下御台,“这本秘籍,你练过没有?”

石水谨慎地思量片刻,既然皇帝召她而来,应该是赵宗熠说了些什么,或许是想让她验证《扬州慢》?

“略懂一二,但不如我那师侄有天分,所以尚不能发挥出《扬州慢》的全部能力。”

皇帝沉声问道:“此秘籍,能起死人,肉白骨乎?”

石水冷淡地摇头道:“官家想多了,《扬州慢》的内力虽有枯木逢春之效,却还做不到起死回生的神仙之力。”

皇帝想着宁远侯都能起死回生,怎么到了他这儿,功法就不行了?

他不悦地说道:“你莫不是在骗朕?”

石水抱拳解释道:“民女不敢,《扬州慢》或许能助人疗伤抑毒,确实无法起死人,肉白骨。”

皇帝不死心,“除了疗伤,就没有其它功效了?”

石水说起了《洗筋伐髓诀》的功效,缓缓解释道:“《扬州慢》还是一本极其强大的内功心法,能不断洗涤武者的经脉,重塑根骨,拔高武者的上限,是武林之中最为顶尖的功法。”

皇帝从石水那儿拿过秘籍,有些失望地递给任守忠的手里,自己求仙问道的希望就这么破灭了,心里固然难受。

但他还是想见识一下石水的武功,究竟是何实力,能把辽帝杀得逃往后宫,甚至逼出了辽国的重骑兵。

“好,既然是这样,那你就让朕好生见识一番,武林绝学的风采。”

皇帝双手拢袖,对任守忠说道:“宣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曹玹。”

“是。”

任守忠走到殿外,大声复述宣召,外面的内侍一个接着一个复宣,直至御路上的小内侍,才派人去寻曹玹。

没过多久,身穿一身华贵山文铠甲的曹玹率领一千多名兵卒,来到殿外应召。

他嘱咐着自己的几名副将,然后自己一人进入大殿。

“拜见官家。”

“平身。”

皇帝似乎早有打算,直接问道:“人都准备好了?”

曹玹很是兴奋地抱拳道:“回官家,都准备好了,只是景国公的师叔何在?难道是他抗旨不遵?”

皇帝听说曹玹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往景国公府跑,就是想拜这位石师傅为师,怎么?结果是人都没见着?

他指着旁边的石水,介绍道:“曹卿,这位便是景国公的师叔,石师傅。”

曹玹看向石水,整个人都不好了,失声道:“她?一个女子?还这么年轻?官家,能行吗?”

语气里满满的怀疑,甚至有些轻慢。

皇帝神情肃穆的对石水说道:“石氏,景国公犯了大错,朕欲将他下狱,但他又有献宝之功,如果你能证明此功法真有价值,那朕便可以法外开恩,免了他的罪责。”

石水镇定自若,“如何证明?”

“随朕出殿。”

皇帝领着石水等人,来到殿门外的台阶上,遥望外面的平台广场,只见一千持刀、持盾、持矛、持弓箭的重甲步兵,将另一伙同样穿着步人甲的士兵围着了其中。

不过这伙被围的士兵只有百人,而且手里的兵刃也只有矛与刀。

皇帝指着那一百人,对石水说道:“面对这一百名身着步人甲的士兵,你若是能以一人之力,将他们尽数斩杀,朕就当此秘籍是真品。倘若连你也不做,那秘籍必定为伪,景国公也要再加上一条欺君之罪!”

石水不免心惊,皇帝的杀心这么重?宗熠不是说他与历史上的宋仁宗一样,是一位仁慈的帝王吗?

“官家,不如点到为止?这些士兵都是大宋男儿,理应留着有用之身保家卫国,不应该死在民女的剑下。”

曹玹忍不住揶揄:“你倒是信心满满?”

然后解释道:“这些人并不是朝廷的兵卒,而是一群分别来自京城和周边州府大牢的死囚,他们穿上步人甲,拿起兵刃,是要与你生死相搏,切不可大意。”

皇帝也在这时补充道:“朕已经答应了他们,只要将你斩杀,他们便能得到赦免,放籍归家。”

石水点点头,拎着自己的秋蝉剑,缓缓走下阶梯。

曹玹大声提醒道:“石姑娘小心了,这群人大多都是盘踞山野的贼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你用不着手下留情。”

石水停下脚步,回身抱拳道:“多谢告知。”

等她再度看向那群身穿步人甲的贼匪,目光之中的怜悯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冰冷刺骨的杀意。

……

与此同时。

后宫,坤宁殿。

赵宗熠在殿门之外跪了一整夜,幸好内侍送来了一个蒲团,要不然双腿的膝盖怕是都得跪废了。

“小内侍,我还要跪多久啊?这都一整夜了,总得让我喝点水,吃点东西吧?”

候在殿门外的小内侍苦笑,“国公爷,你就别为难奴婢了,官家让你跪到娘娘气消为止,没有娘娘发话,奴婢也不敢让国公爷离去啊。”

赵宗熠继续跪坐在蒲团上,闭目休憩,“官家是让本国公跪在这儿,向皇后娘娘赔罪,可没让你们这群狗东西故意饿死本国公,快去,给本国公拿些茶水和点心过来!”

小内侍也不敢反驳,只能去吩咐不远处的宫女,让她去给赵宗熠拿来点心和茶水过来充饥。

那宫女只是路过此地,并不在坤宁殿侍奉,支支吾吾的问道:“内官,那人是谁啊?奴婢去尚食局也要说明是哪位贵人需要吃食,否则如何能拿来点心和茶水?”

小内侍不耐烦的催促道:“那位贵人是景国公,你快些去吧,耽误了事儿,那位爷可是会杀人的主儿。”

宫女忙不迭地点头,小跑着离开了坤宁殿,可她并没有去尚食局,而是跑到了坤宁殿北边的仪凤阁。

仪凤阁,是沂国公主赵徽柔的暂居之所,她是皇帝最宠爱的长女,二十岁才出嫁,又在数月之前与驸马不合,夜扣宫门,遭众臣诘责,封号从兖国公主降为沂国公主,至今躲在宫中,不愿回公主府。

在公主身边伺候的这群宫女们,眼看着公主黯然神伤,日渐消瘦,想尽了一切办法逗公主开心,却收效甚微。

这不,那宫女又跑回来给公主分享趣事了。

“殿下!殿下,奴婢刚刚路过坤宁殿,看到殿门之外跪着一个男人,听说是景国公,他好像是犯了什么错,被娘娘罚跪了一夜,但仍然不知悔改,刚才还让坤宁殿的内侍拿些点心和茶水过去充饥,真是胆大妄为……”

赵徽柔兴致缺缺,置若罔闻,依然呆呆地望着窗外的梨花树,一言不发。

宫女走进去,小声提醒道:“殿下忘了?景国公是四顾门的下一任门主,是剑神李相夷的关门弟子呢。”

赵徽柔的眼神有了些变化,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己的侍女,“话本之事,岂能当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