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调美利坚1982 第11章 这是你们自找的!

作者:无籽甜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30 19:44:16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史蒂夫那辆79年的斯巴鲁也就值500美元,如果李旷拒绝表演,那他的车就没了。

李旷也不明白,史蒂夫要如何好赌和失智,才能把赌注压在他身上,但他的确不想再弹下去了,《大黄蜂的飞行》,也就是后世的《野蜂飞舞》,他都要弹吐了。

自从郎某人在某年春晚表演过这个曲目之后,他当时作为音乐系的学生,大家都开始研究这个,然后又要表演这个,甚至父母对外炫耀时,也让他来一段这个。

《野蜂飞舞》难嘛,那么多半音阶,要在90秒、80秒、70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肯定难啊,但那没啥意义,纯粹是炫技。

关键是,他现在没技可炫,他的手感还没恢复呢。

史蒂夫抓着他:“你可以弹别的,随便弹什么都行,能赢就行!”

李旷摇头,他不想弹,也不想赢。

弹啥,他都得借胭脂的手来用,借了就得还,还愿除了花钱外,还得用一首神调,何必浪费在这里,有啥意义,毫无收获。

为什么凯利·金此刻演奏的曲目,都正打在李旷前世的经验上呢?这也令人生出疑惑,李旷觉得有古怪,不想玩了。

“尔若是输给洋人……!”

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李旷直接当作看不见吴诗人。

悲王是鬼,是意念,是一阵烟,是一团雾,或者能偶尔影响李旷的言行,那也是在李旷失神的时候,李旷集中注意力,坚定心智,当能克服它们。

在没做亏心事,不欠鬼债的前提下,人还能让鬼欺负了?

“我赌1000美金。”

忽得有人扬声开口。

“我赌1000美金,这个中国小子会夹着尾巴逃跑。”

开口说话的是西装上衣口袋插着红色手帽的恩斯特·普奇教授,他在那默默瞧了一会儿,这时忽得开口,开口便吸引了众人注意力。

“史蒂夫,你不是正在收集赌注么?收下这1000美元。”

普奇掏出钱包,数出了1000美元,虽然在座诸位不乏一些纽约的精英阶层,但1000美元仍不是个小数目,对学生身份的史蒂夫来说,就更是如此。

史蒂夫觉得这太过份了,他嘟囔着:“教授,这太多了,也太苛刻了,我赔不起。”

普奇摇头:

“如果他没有逃走,你就赢到了1000美元,怎么样,还觉得苛刻么?”

“难道这个中国小子连坐回到钢琴前的勇气都没有么?”

“那真要令人怀疑伟大的伯克利校长的遴选目光了。”

史蒂夫听到这种条件,眼睛瞬间一亮,他抓住李旷的胳膊,担心李旷没听懂,便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重复给李旷听,好像李旷是个弱智一样。

“……我听懂了。”

李旷仰天长叹,他现在很有种武侠电影里‘你为什么逼我出手’的感受。

他一字一句的对史蒂夫说:“我要分一半!”

史蒂夫先是疑惑了一下,再是连连点头:“OK!OK!”

当然OK,哪怕被分走一半,并且李旷输掉,也足够弥补他的破产危机了。

李旷往回走,众人瞧着他,觉得这事还真挺有戏剧性的。

说实话,如果这位东方小子放弃,虽然姿态摆得那么高,旁人并不会觉得他真的赢了,但也的确会让凯利·金和普奇教授难受一会儿。

因为普奇教授想借此打击小伯克利威信的意图,则落空了。

谁都知道普奇在和小伯克利争夺校长的位置上失了利,但仍未放弃。

这种热闹,很有趣,他们只嫌不够多。

李旷走回钢琴前,先是对凯利·金和普奇说了一句“You are brought this on yourself(这是你们自找的)!”

说完这句,他忽得乐了一下,因为他觉得这个场景很像之前看的某部电影桥段,可惜的是,钢琴琴弦点烟这种场景在现场中不可能发生,那只是影视夸张罢了。

但的确需要准备一样道具。

“有表么?”

李旷问亦步亦趋跟着自己的史蒂夫。

史蒂夫指着自己腕上的TIMEX电子表,意思是,有啊。

“借我用一下。”

史蒂夫摘下后,还是不明白李旷要干嘛,但把表交给李旷,李旷则瞧了它一眼,然后举起来向众人示意。

他说:“Starting from 0 seconds(从秒针归零那一刻开始)。”

什么意思?

暂时没人明白。

但是,是的,他们能看到。

电子表上的计秒数正在跳动,现在是“20:32:50”。

“20:32:52”

李旷把电子表摆在钢琴上。

“20:32:54”

李旷抬起双手悬空平放在琴键上方,微微闭上眼睛。

“20:32:57”

李旷睁开眼睛。

“20:33:00”

第一个音阶响起。

之后就是狂风暴雨般的59秒。

那些半音阶像是从天花板上坠下来那样砸进所有人的耳朵里,又像是一阵清冽的冰雹坠入他们心间。

《大黄蜂的飞行》由科萨科夫创作于1900年,距今已有将近百年历史,前面提过,这首钢琴曲由于演奏难度高、效果好,常被各种演奏家用于返场炫技使用,在座诸位听过各位音乐家的演绎没有上百次,也有几十次。

但这次不同。

这次格外的……具有韵律感。

甚至是一种机械节奏般的韵律感,这一次,李旷弹奏钢琴时那夸张的动作幅度和他指尖跳动的节奏感融为一体,观者能够感受到他全身每一次脉搏都在跟随着某种律动感。

这是一次狂欢。

也是一次狂舞。

它虽然只有短短数十秒,但毫无疑问是对所有观者既有音乐理念的冲击和洗礼。

最后一个音阶落下。

宛如天际落下的暴雨,又骤然晴天,它来如霹雳,去如惊鸿。

而那只电子表上的时间则停留在:

“20:33:59”

五十九秒。

这个中国年轻音乐家将刚才凯利·金演奏的《大黄蜂的飞行》从将近两分钟浓缩到了五十九秒,且其中没有任何一个错音、漏音——只有最高超的音乐鉴赏家才能在这种突如其来、宛如撞击灵魂的音乐冲击中,还保持清醒,能够辨认音符的准确性,还好此刻这个房间中不缺少这样的人物。

啪啪啪……

无意识的掌声,从宝琳·凯尔掌中响起,这引发了更多的掌声,随即又让那些深思的人们开始鼓掌。

但马上宝琳·凯尔就陷入懊恼和懊悔。

我在干什么啊!她想,这是个记者,我为什么要参与庆祝,我应该记录这个时刻。

她冲过去,要求正要离席接受祝贺的年轻的东方音乐家重新坐回去,在按动相机快门按键的时候,又觉得这不对劲。

“帮帮我,天啊,史蒂夫,帮帮我!”

史蒂夫不知道她要求什么,但他很聪明,在简单的几个词之后,就明白了宝琳·凯尔想要什么。

她想要时间。

于是接下来史蒂夫把他的TIMEX小方块上的时间调整了两次,宝琳·凯尔按动了两次快门,那两张经典的照片就诞生了。

“谢谢!”宝琳·凯尔给了史蒂夫一个香吻。

“我也可以给你一个吻来换两张照片么?”《名利场》的男记者说。

现场所有人都笑了起来,但不包括凯利·金和普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