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一道长在屋里烦躁得转圈,想立刻出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转念一想,还是得稳住。
如此着急出去,有损他在村民们眼中的高人形象。
先观望观望。
虽然人没出去,但一直在留意外面动静,等待时机。
他这里不需要村民们送餐,只需要送柴火和干净的山泉水。
当初他来村里,就指点村民,用竹子从山上引了泉水过来。
而负责给道长送东西的人,也是道长指定的,这人老实,话不多,管得住眼睛。
只是这天,这村民送完东西,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本来就藏不住心事,这副万分纠结,一脸“我有话想说,但我不敢”的怂样。
青一道长原本还想着怎么从这村民口中打探消息,见状淡定又颇有威严地睨了一眼:“何事?”
那村民还是没忍住,小心问:“仙长,道家可有辟邪除恶的九字真言,就是那个‘临兵斗……’”
那村民每说一个字,道长脸色就难看一分,蓄起的长须都根根紧绷。
以至于那村民吓得,话到最后,声音微不可闻,不敢说下去。
道长心说我等的就是这个!
他沉着脸:“没错,是我道家秘术!并非寻常人所能用!”
那村民顾不上害怕了,激动得脸色涨红:“真……真的有啊!温二郎写的是真的!”
青一道长:???
这竟然与那狗书生有关系?
又试探几句,确定了,都是那狗书生整出来的动静!
不是同行就好。
心中的担忧稍稍降下去,但也有了紧迫感。
那狗书生,挺能笼络人心啊。
论忽悠,我还没有输过!
心思转动,青一道长强势地对那位村民说:“那温家二郎写的话本?去拿来看看,是否有损我道家声威。”
那村民不敢拒绝,缩头缩脑走出门,然后给了自己一巴掌。
让你多嘴!
平时也不多言语,怎么就这次没管住呢?!
瞧吧,话本子没了。
又想着,那温二郎不愧是读书人,连道家秘术都知晓呢!
道长吩咐,谁也不敢拖延,村民去村长那里告知一声后,取了话本就急匆匆给道长送过去。
村长这时候觉得自己真是明智,话本准备了两份,这一份给了道长,自己手里还能留一份。
另一边,青一道长拿到话本原稿,快速翻了翻。
不屑地嗤笑一声。
“果然是唬人的伎俩!”
不过,那狗书生也确实有点东西啊!
这话本里面诸多描述,与道教的三尸之说有些相似之处,部分细节,连他这个道门中人都不清楚。
嗯,学了学了。
转念又一想,他握着话本书稿的手指攥紧。
莫非那狗书生是想把我剔除,取而代之?
以那书生的本事,说不定三言两语就能让村里人转变立场,若是再弄点“祥瑞”或者别的神异事迹出来……
越想,心中疑虑越深。
还是决定亲自出去探一探究竟。
只是,闭关才几天,外面“九字真言”一起,他就立刻出关,显得有多急迫似的。
不行,不能立刻就出去,那样就显得他怕了一样。
还需另寻时机。
……
村长家里,温故捧着一杯药草茶,坐在那儿听几位主事人谈坞堡建设。
如今村里人精神状态日渐转好,季节变化时机也要到了,他们即将有大动作。
坞堡图经过几处修改,大致完成。
温故见村长他们打算就此定稿,像是突然记起什么,赧然道:“虽然我把图画出来了,但是,风水阴阳之术,我了解实在有限。是否要请道长看过之后,再做决定?”
其他人一听,纷纷赞同。
他们自家建房子上梁都会挑个黄道吉日,如今村子要建更重要的坞堡,是要更加重视。
温故这话提醒他们了。
早就听说过城里富户建大院子都是请大师去瞧风水的,更讲究的还要摆阵法呢!
青一道长法力高深,看风水肯定很行。
一般小事不敢去劳烦,但这个,可是村中大事啊。
安排!
于是,又一次给道长送东西,那村人瞧着道长有空闲,想着村长的交代,便试探着询问:
“道长何时出关?坞堡图已经画出来了,村长希望您能帮着瞧瞧风水,看哪里需要改动。”
琢磨着怎么套话的青一道长,听到这里心中甚喜。
正正好啊!
不过,为了稳住人设,他在同意之后,并没有直接过去,而是端着态度让村里把图纸送过来。
看了图纸后,又沿着村内走了一圈,还特意去村里说书的那屋子,在外面观察,沿途听一听村民们的议论,确认九字真言和话本的确是那书生搞出来的。除此之外,村里并没有别的异常。
这才慢悠悠来到村长家里。
此时,得到消息的村中几位主事人,早就在门口等候着。
温故也同其他人一起,给足了这位道长面子。
青一道长维持着那副超然淡漠的姿态,视线轻飘飘扫过几人,在温故身上稍顿,才说道:
“图纸有几处布局朝向需改一改。”
温故接话:“我备了笔墨。”
道长拒绝:“不必。”
手一翻,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一支不符合时下审美的笔——纸皮包裹的细墨条。
质地软硬正好,写起来清晰润滑,看着又坚实耐磨。
温故目光盯着那支笔,停留片刻,语气惊异:“此物是?”
青一道长神色傲然:“不过是炼丹偶得之物。”
温故观察着青一道长的表情,不放过任何细微变化。
可能,还真是这道士自己琢磨出来的!
他诚心赞叹:“道长确实能力非凡!”
连铅笔都能炼出来,奇才啊!
撬人的想法更强烈了。
青一道长听着温故的夸赞,并不觉得欣喜,反而浑身不自在,总觉得这狗书生内里藏奸!
不再去看那边,他只是对村长几人说道:“行走江湖……探寻大道,入世修行,此等俗物实用即可。”
他不会说,大户人家瞧不上这玩意儿。
拿笔在图纸上又改几笔,收工。
察觉到温故依然盯着自己手上的笔,青一道长语气微扬:
“这炭笔,虽看着粗陋质朴,可也不是谁都能用的,寻常儒生驾驭不住。”
温故伸手:“可否……”
青一道长不在意,抬抬手让人拿过去。暗里有看笑话的心思。
接过炭笔,温故当着众人的面,以握毛笔的姿势拿着笔,试探两下,似是觉得不对,手指头一根根调整,然后以合适的姿势握住炭笔,在纸上缓缓写起来。
变化握笔姿势这个过程,道长脸上原本藏着轻蔑的笑容,逐渐消失。
等温故一手好字写出来。
道长:“……”
温故谦和地笑了笑:“世言,能书不择笔。”
瞧咱,写得好,用什么笔都行!
青一道长稳住情绪,等回到自己炼丹的屋内:
“狗书生!”
此前这狗书生郁气沉积,囿于病榻,没带来什么威胁。
现在……
比之前更令人生厌!
想着这前前后后的事,他心思翻转,眼神阴沉。
……
又过两日,温故溜达到村长这儿,原本是想听听他们接下来的大动作,但今天一进屋,就见村长拿着一张单子,愁眉苦脸的。
见到温故,村长也没避开。
看来不是村里的秘密。
温故缓步过去,关心问道:“村长因何事为难?”
村长扯出个笑:“只是在想,怎么把道长需要的这些东西凑齐。”
道长会列出需要的物资清单给村里,每次都是分批递出来,他们分批准备,不然一次也很难集齐那么多东西。
只是这次,负担确实大了。
即便村里有了许多积蓄,但是看到纸上列出的这些种类,还是很有压力。
心中刚升起些许大逆不道的想法,就被胆怯和对道长的敬畏压下去。
村长的表情,瞧着很是纠结。
温故好奇想看看。
村长略作犹豫,还是递给温故。
也不是秘密,村里每次准备给道长供奉物资,不少人都知道,除了库房挑选,还可能需要去各家换一些。
温故看着纸上列出来的各种物资,挑了挑眉。
“炼丹需要这么多糯米?”
村长理所当然地道:“道长说了,糯米阳气旺,能克制阴邪,能除秽气。”
神鬼传说,以及一些地方的习俗里面,的确有类似说法。
温故心说,你们以前地里都有种糯米,怎么就没见那地能驱邪?
城里有酿酒和制作糕点的需求,所以,许多村民都种过糯米。
不只是这个村,周围其他村都一样。那么多村都绝户了。
不过温故没有就此事与村长辩论。
因糯米的特殊光环,被无数志怪传说、宗教文化和本土习俗,赋予了特殊力量,家家户户都非常珍惜,存货有限,不会轻易分出去。
唯一会让他们主动、自愿拿出来的,也只有这位道士。
而且每次把糯米贡献出来时,都是目光虔诚。
温故能理解。
世道太平的时候也一样,多少人穷得在家都吃不上饭,还要去寺庙添香油。
出什么事儿了,还要自责往功德箱里添的钱太少。
只不过,那位青一道长入村以来,一直把握着一个度,既不会让村民心生抗拒,自己又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如今这样,倒显得急躁了,是贪心不足,还是……
温故一顿,翻过清单再次查看里面列出来的各项条目。
眉间跳了跳。
狗道士要跑路?!
温故看向村长:“这位青一道长可曾表示过要离开?”
村长点点头,声音低落:“是,年初道长来的时候就说了,他法力受损,在我们村歇脚,等法力恢复些了,还是要去追寻大道的。”
温故心想:法力什么时候恢复,还不是他说了算?
还有追寻大道,他要追寻什么大道?大忽悠之道吗?
村长继续说:“因此我们才要在道长离开之前,请他为村里多炼制些辟邪的药物。”
要不是为了让道长多留下辟邪的丹药,他们也不会想方设法收集各种草药物资给供过去。
库房的东西都先供着道长那边。
这也是为了村民自己。
温故听着村长的话,再看看手中的清单。
狗道士想提前跑路?!
“你们就没想过请道长留下来?”他问。
村长百般无奈:“青一道长说了是要追寻大道,我们这些凡人,如何能去妨碍?会遭天谴的!”
温故面露担忧:“若是道长离开,留下的丹药用完了,那该如何是好?”
村长也愁苦,眼神往温故这边瞟好几眼。
温故贴心地接话:“不如,我去道长那里劝说一番?即便不能阻挡这位仙长追寻大道,也尽量帮村里争取一些辟邪之物,留下防身。”
村长顿时笑开了,脸上深刻的皱纹条条舒展,看温故的目光无比亲和,感激地说:
“你们读书人懂得多,向来是讲以什么服人……”
温故谦逊道:“以理服人,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