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李二狗的记忆,以及李二毛和冯宝几人说的,落山镇的小鬼子可不少。
大概有一个小队。
鬼子小队,最少也得有五十人。
就算是分兵驻守炮楼,那落山镇的鬼子,也得有三四十个。
而他身边,此刻能打的,也就只有李二毛、李大炮、李大壮、李二牛和冯宝,五个人。
至于李麻杆?
这个家伙,此刻刚刚踏出去了心理阻碍上的第一步,敢端枪杀地主护院罢了。
至于杀鬼子?
他没有亲手杀鬼子,没有得到技能覆盖,掌控小鬼子的战斗射击技能等,所以,他不能算能打的。
而杨村的这九人?
三个青年,三个瘦汉子,都是庄稼人,能拿枪就不错了。
战斗力,不能算进去。
就他们这种,第一次面对鬼子,不害怕的双股颤颤,他就烧高香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枪不能闲着。
他们只要是跟着去,敢打出第一枪就行。
万一真的碰巧杀了小鬼子,技能覆盖之下,那就是收获。
“吃饱喝足,打伏击。”
李成阳心中有了决定:“有一挺轻机枪,三百多发子弹,足够突袭鬼子,进行火力压制了。”
“再加上我和李二毛几人配合射击,打个伏击,应该没有问题。”
“再说了,就算是有一个鬼子小队,也不可能全部出击,前来杨村的。”
心中有了定计,李成阳的心中,也没那么担心了。
行不行?要战上一场才知道。
“哥,找到了。”
很快,李二毛跟个飞毛腿似的来到了李成阳的身边,兴奋道:“后院左侧,有一个粮仓,里面都是粮食,都是今年的新粮。”
说着,李二毛又恨恨了起来:“可惜,另外几个粮仓都是空的,奶奶的,肯定是被杨地主这个畜生,送给了小鬼子了。”
“正常。”
李成阳对此毫不意外:“他不把粮食孝敬给小鬼子,小鬼子能给他撑腰。”
“再说了,这些畜生们建立炮楼,带着伪军一次次下乡是干啥的?”
“还有,咱这些人,没有粮食吃的原因是啥?”
“不就是粮食都被鬼子抢走了。”
粮食,可是小鬼子也需要的稀缺战略资源。
不然的话,正面战场上那么多的鬼子,吃什么?
李二毛一想,真是如此,这下,他心中对小鬼子更恨了。
“二狗哥,大洋,大洋,还有金条,嘿嘿哈。”
就在李成阳带着李二毛,进入大院的时候,李大炮提溜着一个布袋跑了出来。
“哗啦啦”
伴随着他的跑动,布袋里面的大洋碰撞声,此刻很是悦耳。
李大炮这辈子,都没有见到过这么多的大洋,更别说还有金条了。
听到大洋和金条,李二毛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多少?”
他急忙问道。
“三百多块现大洋,六条小黄鱼。”
李大炮一副邀功的得意样子。
“这么多?”
李二毛直接兴奋了起来。
这下,他们以后能天天吃饱了啊。
“给我吧,以后你们的军饷,有了。”
李成阳对此也很满意。
拉队伍,打鬼子,可不是空口白嫖。
没粮没饷,谁跟他打鬼子?
招兵都招不到的。
“哥,给你。”
李大炮笑着:“俺们以后,月月有饷了啊,嘿嘿。”
“哥,俺一月多少饷啊?”
李二毛搓着手掌,一脸期待。
“好了,现在不说废话,你们继续去找,等他们吃饱喝足,咱们就去镇子上。”
李成阳对于这点,没有直接回答。
因为,他也不知道。
“行。”
“……”
李二毛两人不再多问,反正从今天开始,李成阳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了。
至于去镇子上杀鬼子,怕不怕?
怕?
但是,怕没鸟用。
随后,李成阳去了粮仓,把粮仓之中的粮食收了起来。
背包格多出的那一格子,变成了:1787kg.
那两杆大抬杆,被他扔在了粮仓里面。
腾出来的背格子,变成了大洋标志:357块。
至于大抬杆,先在这里扔着吧。
而剩下的六块小黄鱼,被李成阳包好,放在了怀里。
“还是得多杀鬼子,多激活背包格子才行。”
感受着怀中硌人的小黄鱼,李成阳有些不舒服:“不然的话,背包格子太少,以后缴获了物资,也不方便携带。”
接下来的时间,他不光要多杀鬼子激活背包格,增加血条和命条。
他手下的兵也得多杀鬼子,杀的鬼子越多,技能覆盖之下,他们的战斗力才能越强。
只有如此,他才能早日前往正面战场。
十分后。
“嗝……”
“……”
杨村这九个带把的,吃饱喝足,连连打嗝。
这是他们这辈子,吃的最饱的一顿饭。
“吃饱喝足,就别闲着了,走,去镇子上。”
李成阳看了他们一眼,直接吩咐。
“哥,粮食不要啦?”
李二毛一听到这,顿时疑惑了起来。
李大炮担忧道:“二狗哥,粮食不带着,等咱回来,被杨村的人抢干净了。”
“是啊…”
冯宝和李麻杆几人,也是点头。
杨村带把的没说话,因为这是事实。
他们走了,杨村的人,肯定会进入地主大院内,把能要的全部抢走的。
都太穷,太饿了。
“这个你们就不用管了,我有安排。”
李成阳没有解释背包空间的存在,也没法解释,只能先忽略这点:“现在最重要的是去镇子上,打伏击,杀鬼子。”
“要不然的话,杨地主的侄子报告了鬼子,鬼子提前来了,咱可就没有先手了。”
“走。”
李成阳说完,转身走出了地主大院。
“是这个道理。”
“……”
李大炮几人相视一眼,立即跟上。
得先杀鬼子,解决当前的危机问题才行。
就这样,李成阳带着李大炮一行十四人,以最快的速度,向着落山镇方向,飞奔而去。
他们走后没多久。
一个个暗中收拾东西,同时等待观望的杨村村民,同样是以最快的速度,带着家里的人,满心兴奋和期待的,冲入了地主大院。
因为,他们看清楚了,李成阳等人,一麻袋粮食都没有背走。
地主杨富贵家的粮食,还在。
可惜的是,等待他们的,是空荡荡的粮仓。
“粮食呢?”
“这狗曰的杨富贵,真把粮食全给鬼子啦?”
“我曰嫩十八辈祖宗啊杨富贵,你个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