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观长安月 第五章大舅姚思廉

作者:染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43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黄巢稍微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回声恭敬道:“不知姑娘可否为我引见楼中管事,我有一些事详谈?”

沐清歌心中猜测,应该是刚才的文集:“公子大才,奴家这就为您引荐。”

很快一位中年儒士进来了,巡视看了一眼黄巢赞许道:“好一个英俊少年,不过为何要佩戴面具,不敢以真面见人”

“在下相貌粗鄙不堪怕,恐误他人眼所以戴着面具。”

“老夫乃武昌,清风阁管事之一,不知道公子找我何事?”

黄巢反问道:“刚才,在下的三国演义可还行?”

“文笔老辣,气概山河,颇有大家之风。”

“管事可否让我在这说书,讨口饭吃?”

武昌大喜连忙答应:“公子,只要你在我这讲书,客人的打赏归你,我还额外给你一笔钱。”

“可,不过管事应该不只有这些条件吧?”

“对,”

“公子每天三国演义只能讲两回,一直到结束为止,且三国演义的内容不下于80回”

“自然是没问题,三国演义在我的预想中应该有120回”

“那我就不打扰公子了,这就命下人去打造说书台。”

就在管事走后,没多久门又响了,沐清歌稍微看一下,便明白来人是谁。

秦王府的幕僚,也是18学士之一的姚思廉,主要掌管的就是记录和推荐人才。

待到沐清歌引进来后,姚思廉先是看着黄巢的形体,又见右手腕处的胎记,而后有些犹豫,又有些不敢询问。

就在黄巢想要开口的时候,姚思廉他动了起来,趁黄巢没注意,直接把面具扯了下来。

“浩然真的是你,你这果真没死,大舅就知道,你不会这么容易死的。”

黄巢有些懵逼呀,他的大舅居然是姚思廉。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史学家,在贞观年间著作陈梁二书,为后世历史贡献还是比较大的。

按道理来说也对不上呀?其父包括姚思廉都是三朝官员,他怎么会跟自己这种八竿子打不到,的小商家族有关系。

姚思廉拿出了书信:“这是你父的书信,当年在道场里面看你就是个傻孩子。如今连大舅都认不出来了吗?”

黄巢接过书信看完之后,也明白了自己家里面,为什么会因为一座小小的盐井,而全族死。

因为当时的家主想背靠皇家,从姚思廉的父辈就开始了,后来就是陈梁隋灭,赔了底朝天。

现在想要搭上秦王府,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消息传播了出去,太子李建成,自然是不想李世民拥有盐,毕竟李渊已经赏给李世民两座铸币坊,可自行铸币。

可那是盐,世家把控的盐,但是太子也好,世家也好,都不想让李世民拥有盐,这个口子开了,就不好补了。

“老夫,求秦王暗中调查的时候,当地官府说是被山贼突入,抢夺财产,此事你暂且不要再去查了,大舅未来会给你出口气的,更不要现在去报仇!”

姚思廉看黄巢,连忙提醒他,暂时不要有任何想法。

黄巢也知道之前的家主,因为想要攀附秦王府而灭亡。

那么他的对手就只有太子和背后的五姓七望,或者是山东世家。

不管是哪方势力,都不是他能够去反抗的。

来到长安最大的惊喜,居然是自己的大舅,或许人生中就是有这种偶然性,总会在某个特殊的节点,出现某个特殊的人。

这种对于人生路上,极具有开路和领导人,我们统称为贵人。

“别怕在,如今到了长安,大舅又在秦王府任职,定能保你平安”

“舅,我估计自从我家出事之后,会有人盯着你,不方便跟你去见秦王,我自诩略有几分文采,不如舅为我暗中引荐12?”

姚思廉听懂了,自家侄子话中的意思,黄家既然是因为秦王府而被灭,就肯定会有暗哨盯着秦王府。

同样意味着唯独剩下来的黄巢,这个遗孤,不管是秦王李世民也好,还是秦王府的人,多多少少都会给个面子。

不然以后有谁会为其卖命,就像岳飞一般,自己打生打死为完颜构卖命,死后呢,整个大宋的武将阶层军心完全散了,不是跑路就是投靠。

黄巢取来了纸笔,写下了穿越者必备横梁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写好之后交与姚思廉,看到这4句话的姚思廉神情猛的一愣,看向黄巢的眼神都不对了。

这真是自家那个傻子侄儿吗?难不成一朝顿悟?

扫去脑中其他的想法,姚思廉就对着黄巢说道:“好,若有消息,我会派人暗中清你”

“多谢大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