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谦本来是不想答应的。
10来个人的公司,有什么好参观的?
但是王青松这个人,又确实有真才实学。
本着试试又不会怀孕的想法,林谦还是答应了。
毕竟人家刚刚帮自己指出了十几个失误,总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吧!
林谦将刚刚录制的版本做好失误标注,保存下来,然后才跟着王青松,离开了录音室。
“老李,回头我请你喝酒。”
经过李志勇面前时,王青松笑哈哈地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开着自己的小汽车,载着林谦前往蓝海公司。
车子停在一栋居民楼的楼下。
“这里就是我的公司了,我们进去吧。”王青松招呼着林谦。
这不就是你家吗?
只是挂了个蓝海音乐的牌子,就能叫公司了?
林谦在心里吐槽。
不过来都来了,总不能不进门吧?
林谦跟着王青松,来到他家……不对,是公司。
王青松的家……不对,是公司。他的公司并不大,好在是独栋小楼,足足有六层。
一楼是办公区,几个员工全在这里了。
王青松带着林谦来到二楼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有个胖胖的女人,正在伏案办公。
“老婆,我找到一个野生的原创歌手……”
王青松走过去,跟他的老婆李秋月简单说了一下情况。
“林先生,你好,我是蓝海音乐的总裁李秋月。”李秋月站起身,微笑着朝林谦伸出手。
“你好。”林谦跟李秋月握手的同时,也在打量着她。
“林先生,我知道你可能会觉得我们这个公司规模很小,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
李秋月自信满满地跟林谦解释,“首先我们跟帝都、魔都的几家电台有固定合作,宣传能力充足。销售这方面,我们和各大唱片经销商也有往来,销售渠道几天内就能铺展全国。你完全不用担心我们的能力。”
林谦很想问,既然你这么厉害,怎么混成这个样子?
但他没问。
这种问题,无异于当面打人家的脸。
其实蓝海音乐早些年混得不错,规模也不小,有上百名员工。
之所以越混越差,完全是因为王青松这个人在赚到钱,没有经济压力之后,就沉迷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不愿意将心思花在公司运营上。
这才导致公司由盛转衰。
前两年公司效益好的时候,李秋月生了孩子,抛开公司事务,专心做起了全职太太。
没想到她才离开不到两年,好好的公司就被王青松玩坏了。
为了孩子的奶粉钱,李秋月只能重出江湖,要将蓝海音乐重新做起来。
只是现在的创业难度要比之前高很多。
关键是没有好作品啊!
至于王青松潜心创作的那些玩意儿,狗都不愿意听。
“林谦,我能听听你的歌吗?”李秋月的目光在林谦的脸上就没有挪开过。
这家伙长得是真俊啊!
先不说歌唱得怎么样,光是把他的照片印在光盘上,估计就有不少年轻女生会掏钱买账吧!
林谦从兜里拿出一个U盘,递给了李秋月。
里面有他刚刚录的《童话》,以及早就做好的《逍遥叹》、《黄种人》、《千年泪》。
王青松接过U盘,插到电脑里。
当看到除了《童话》以外,还有另外三首歌的时候,他的神情顿时有些激动。
“另外三首歌也是你写的吗?有发表过吗?”王青松赶忙问了一句。
林谦点点头,接着说道:“《千年泪》没发表,其余两首歌卖出了影视剧歌曲授权,不过其他版权都在我这里。”
王青松还想跟林谦多聊聊,那边的李秋月已经等不及了,催促了王青松一句,“先放歌吧!”
王青松不敢耽误,先播放《童话》这首歌。
李秋月虽然不像王青松那样是专业的音乐人,但干这份工作,对歌曲的鉴赏能力,以及对市场的流行方向,都有很强的判断能力。
歌声响起。
李秋月原本沉静的眸子,陡然跃动起来。
这首歌,挺别致啊!
歌词不同于现在泛滥的海枯石烂死心塌地,显得很清新。关键是整首歌透露出来的情绪,天真浪漫。
这是一首极佳的抒情歌。
听着歌,看着面前身材笔挺,长相英俊,嘴角始终挂着淡笑,目光时刻自信的林谦,李秋月觉得这歌这人,不火简直天理难容!
听完了《童话》,王青松还想听剩下的几首歌,但李秋月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先跟林谦谈合作要紧。
光听这一首歌,李秋月就打定主意要跟林谦合作了。
就是以他们现在这个情况,想跟林谦合作,恐怕没那么容易能获得对方信任。
“林先生,我们谈谈吧!”李秋月的胖脸布满了笑容。
她的长相偏慈祥。说人话就是长得跟老太太似的,天然就给人一种亲切感。
林谦点点头,也想听听她怎么说。
李秋月先跟林谦介绍了一下当前独立歌手跟唱片公司的三种合作模式。
第一种是买断。唱片公司出钱,一口价买下歌手的歌曲版权。歌手只管拿钱走人,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第二种是外包。歌手出钱,请唱片公司发行、宣传、销售。赚多赚少都是歌手自己的,当然唱片公司会收一点点抽成费用。
第三种则是唱片公司跟歌手合作,一同担负盈亏,分成比例根据双方各项投入自行划分。
林谦听得津津有味。
第一种买断模式,他基本不考虑。
因为他抄的都是火歌,而他的身份是新人,哪怕歌曲质量超群,在没有经过市场验证之前,价格都不会很高。
至于第二种将歌曲外包给唱片公司做宣发和销售,那倒是不错。
不过这种合作,唱片公司就只是收钱办事,跟歌手没有深度的利益捆绑,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他们肯定不会尽心尽力帮忙做宣传和销售。
就赚点辛苦费,拼什么命啊!
对于第三种合作方式,林谦很有兴趣。
只是蓝海公司规模太小了。
林谦心里还是比较倾向于大公司。
不过,大公司的要求往往更高,签约条件也更苛刻。
反正很多东西,都需要谈。
合作都是谈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