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yylz.com

诗云:鬼斧神工世所无,镌龙雕凤巧凿涂。移来蓬莱三仙岛,锁擒龙蛟入玉壶。禹伯成就千秋业,氤氲瑞气满陵都!开篇诗道罢,书接前文。且说虞舜驾崩于九嶷山上,众臣伏地痛哭,天地变色,日月无光。苍梧百姓闻而自发上山送葬,如丧考妣;更有石匠雕刻龙碑,有三千斤重,立在三峰石下。皋陶登高以望,见三峰石此地风水过于险恶,便欲将龙碑迁到大阳河边。众随从皆知皋陶乃是望气占卜高手,身具大能,自是惟命是从。启灵这天,龙碑太重,三十个壮汉都抬之不动。便在这时,忽闻唳声响亮,数只白鹤从空中飞临,又有两头大象从林中走来。大象用鼻子卷起墓碑就走,白鹤在前面引路。当走到熊家山黄龙洞时,突从洞中出来一个白发老人,笑道:“生在帝王城,死在九嶷山。白鹤来引路,大象来抬丧。此乃我洞府,不许葬人王!”说完摇身变成一条黄龙,张牙舞爪,不让龙碑及灵柩停留。

大象又向前走,乃过马蹄坳,又穿大桑塘,来到一座大石岩前。这大石岩十分奇特,高达三百余丈,直上青天。其岩形状似龙,龙角、龙眼、龙须、龙牙俱全。山下西边,又有两口龙泉。古有白马仙人居此,还将峰顶用巨石堆成一顶王冠,并一条玉带放在山腰,真是龙潜凤栖之地。大象将龙碑一放,碑即入地三尺,端端正正,立在中间。于是将帝舜龙体下葬石坎,砌上瓦棺。便有成群白鹤衔来紫色蚌壳,堆于瓦棺之上,便称瓦棺贝冢。下葬已毕,众官及随从皆都下山北还,惟皋陶在冢旁结庐为庵,一直守护在舜陵之前。直到死去,化作一棵青松,长在舜陵旁边石岩缝中,像一位将军威然屹立,侍卫长眠舜帝。

济南历山脚下,又有舜井,是帝舜当年遗迹最为有名者。早年间济南老城南门,名叫舜田门,是因大舜在历山耕田缘故。历山又曾名舜耕山,或名舜山,直到唐朝以后,壁凿千佛,这才俗称千佛山。舜井事迹,见于《孟子》等古籍。据载,大舜年幼丧母,后母与弟多方迫害,曾骗其淘井,然后落井下石。幸亏井下石壁有溶洞通于外面,大舜这才得以逃生。然而大舜也因此在溶洞之侧掘出一处甘泉,世人称为舜泉,也叫舜井。舜泉在历代正史中都有记载,泛称其在历山之下,唐代才明其详址,并在泉上砌成两个井口,后来仅留一井。宋代欧阳修特作《舜泉诗》,并由苏轼书写立碑;舜井后有舜祠,由丘处机赐名为迎祥宫。

舜帝既崩,便说娥皇、女英二妃。当初尧帝因欲测试虞舜处理家事能力,故将两女一并嫁之。出嫁前嘱咐两个女儿道:“大凡为妻为妇之道,总以柔顺二字最为重要。男子气性,刚强者多;女子气性,便需以柔承之。夫妇之间若不能事事同心,为妻者总要见机退让。”二女唯唯应诺。完婚之后,与夫君还归家中,当然遭到父母冷遇。然而弟象见到两位嫂子绝色姿容,竟起不轨之心。娥皇、女英小心侍奉翁姑,兼与小叔周旋,人皆称贤。象挑唆母亲命舜修仓疏井,然后放火烧屋,泥石封井,每次都是娥皇、女英通力合作,助舜脱险。通过系列观察,帝尧终将虞舜召到京城,委以重任,后又禅让天子之位,定都蒲阪。帝舜勤政爱民,为加强与各部族之间联系,规定各部落君长定期前来蒲阪朝见,自己也照例前往全国各地巡狩。娥皇、女英每次都随行照顾起居,三人同行,恩爱非常。此番盛夏南巡,因天气太热,娥皇、女英不服江南水土,故此留在洞庭湖中君山,等待帝舜南巡归来。

未料只因此一次未曾跟从,便成千古遗恨,天人永别。忽有一夜,女英睡至天晓,梦到夫君舜帝乘坐瑶车,霓施羽盖拥护,自天空而降,说自己已经升天,前来道别。女英醒来,非常焦灼,急急告诉娥皇,泪如雨下。娥皇口中虽然安慰妹妹,内心也自十分焦灼。不久帝舜随从自南北还,果然带来帝舜死在苍梧消息,并宣其遗嘱与二妻道:“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娥皇、女英大哭,日益悲伤,形销骨立。因日久不能节哀,眼泪渐渐哭干,转为目中泣血,洒在君山翠竹之上,便成斑竹。一日狂风暴雨,娥皇、女英修饰打扮一番,携手投入洞庭湖中。天帝感其二人至情,封为湘妃。君山斑竹,自此便称作湘妃竹,形质特异。

又有一说,是相传舜帝死后,两个妃子千里寻夫,奔赴三峰石下,皆都哭死在舜帝墓前。舜帝墓后有个石匣,上刻“舜封禹启”四字。二妃侍女捧其石匣回京,交给禹王。夏禹打开石匣,见是帝舜遗书,其书略曰:“三十年前,卿凿龙门之时,有条蛟龙东逃,潜入天湖池清水岩中,角上长有绿毛,是为记认。我等其三年,不曾得见。此蛟为害极大,卿必除之,至嘱,至嘱!”大禹看完遗书,气愤填膺,即令火神伯益带兵前往,布下天罗地网,复请太古祖神应龙下池擒蛟。那蛟龙自然知道应龙厉害,愈发不敢出洞。大禹于是又请祝融出马,令用火烧。祝融氏复使出当年与共工恶战时神通,用大火猛烧七天七夜,将那湖水烤干,终将蛟龙烧死。青石岩也被烧成紫红色,阳光照射之下灿若晚霞,因此便改名为紫霞岩。

此番激战过后,伯益欲要收回天罗地网,谁知绳子打成死结,再解不开。于是天河、北斗、游龙、狮子、麒麟等无法挣脱,都留在洞壁之上,成为化石。故此紫霞岩石壁之上,便有金龙戏水、玉凤朝阳、七星布斗、紫微排罡、犀牛望月、麒麟呈祥等,各种奇观异景。洞口石壁上有条绿角龙头,口里不断倾泻出天河泉水。据说此便是那角上长有绿毛老蛟,直到洞中之水被天火烤干,自己跑到洞口,终被烧死在壁上。那蛟龙死后,皮肉化成肥土,肠子掉到紫霞洞底,弯弯曲曲,盘旋九转,变成一条地下阴河。河水哗哗奔流,清而不浊,被称为九曲黄河。龙骨被烧成颗颗骨珠舍利,被山风吹进洞底,滚进九曲黄河之中,变成洁白晶莹、五棱六角石子。若在黑暗中拿灯笼照时,便像颗颗红透杨梅,故谓之杨梅石。

列位看官!由此便趁军士苦解天罗地网,诸神不能得脱之际,略说伯益功绩。伯益最突出贡献,并非在于军事,而是辅佐夏禹平治水土。伯益在治水过程之中,并立三大功劳。其一在遭受洪水侵袭地势低洼之地,教给民众种植稻谷,水中得食。因此帝舜赏赐伯益皂游,还将家族女子许配;此后伯益担任虞官,掌管山泽,繁育鸟兽。其二,伯益发明凿井技术,以方便万民取水。在此之前,世人只有近河定居,忍受河水泛滥威胁;凿井技术发明后,北方广大平原地区渐为各族充斥,得以充分开发。其三,伯益平治洪水,也促进本族发展。据考证,夏商时期赢姓十四氏,便是伯益之族;其中江氏源起,便与伯益治水密切相关。

除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伯益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其曾告诫大禹,凡事要考虑周全,不违规制,不游乐享受,不求百姓称誉,不废政事,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帝舜之时,三苗离心,舜派大禹武力征服,伯益提议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接受其议,实行文教德治,三苗族终于归顺。又随从夏禹治水及远征期间,伯益还将所经历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便成为《山海经》素材。众所周知,《山海经》被称为旷世奇书,却不知首倡其书者便是伯益。刘歆《山海经表》云:“禹别九州,任上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王充《论衡·别通篇》亦称:“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赵晔《越王无余外传》谓:“禹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凡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

闲言道罢,书归正本。且说伯益与祝融烧死蛟龙,收了天罗地网,于是凯旋班师。夏禹大喜,对从征将士厚加赏赐,恭送应龙回转天宫,再三道谢。应龙笑道:“看在盘古和华胥面上,我帮助你们人类,全是出于心甘情愿,倒也不必言谢。”说毕便听半空中响一个霹雳,瞬息不见。由是天下太平,禹王便率群臣,为舜帝及其二妃治丧。三年丧期结束,禹王又效帝舜当年所为,退回封地夏国,避居小邑阳城,复将帝位让给舜子商均。商均只知唱歌跳舞,不会治理朝政,天下诸侯便都离开商均,转去朝见禹王。在诸侯拥戴下,夏禹乃即共主之位,都阳城,国号夏。封尧子丹朱于唐,舜子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为夏历,以建寅为正月;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州,规定天子所居称为帝畿,以外五百里叫甸服,再外五百里谓侯服,再外五百里称绥服,再外五百里名要服,最外五百里号为荒服。两千里内,皆归王化。

大禹继承帝舜之位,便在涂山召开大会,会盟诸侯。史称涂山之会,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标志性事件。大会当日,大禹穿法服,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自己国土方向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此会,为请诸公对我所行不到之处,明白恳切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兢兢自戒,尤恐自骄。先帝舜常诫我:‘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我有骄傲矜伐,请诸公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对诸公教诲,我将洗耳恭听。”一席话说罢,原本对大禹有意见诸侯,也都消除疑虑敌意。由是此番大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涂山大会之后,为对天子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青铜)。大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心中一动,又为纪念涂山大会,便命将各方诸侯进献之金,铸成九鼎。哪九鼎?分别乃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是也。鼎上铸各州山川名物及珍禽异兽,象征九州之地,合则喻示天下。其中豫州鼎乃为中央大鼎,因豫州是为天下中央枢纽之故也。九鼎铸成,便集中陈列夏都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为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所在,是至高王权象征。

便在此时,南方徐州侯及扬州侯先后来报,说在淮河新近兴起一位水怪,自称无支祁大王,复又兴波翻浪,淹没城庄,残食百姓。大禹览奏,便知此怪来历,实乃是东海黑蛟,名叫巫支祁,又称无支祁者。虽是蛟类,却形如猿猴,塌鼻凸额,白头青身,火眼金睛。头颈长达百尺,力气超过九象,常在水中兴风作浪,以覆船翻舟为乐。因见天下水灾大兴,自思熟知水性,便向帝舜提出,愿为人类平息水患;但大功告成后,需为人类之主,要求帝舜让位于己。大舜自然不从,一口拒绝,并选大禹为继承人。巫支祁由此怀恨在心,欲要报复,因怕帝舜厉害,且有天宫诸神卫护;尤其常以祖神应龙为援,自己哪里惹得起?只得隐忍。此时闻说帝舜已崩于苍梧,巫支祁便再无惧怕;且闻亲娘舅九嶷山老蛟,是被帝舜派祝融烧死,更要报仇雪恨。于是便率虾兵蟹将离了东海,逆溯淮水而上,进入扬、徐二州境内,全力与大禹为敌。乃令鱼鳖水族一起发动大水,淹没城镇村庄,淮河南北两岸皆遭其祸。

大禹接到二州侯伯告急奏报,便即出离阳城,亲征淮水,来除水怪巫支祁。书中暗表,据《山海经》记载,巫支祁乃是上古五帝时期水怪,也是有史以来最有神通及影响力第一奇妖。据相关典籍所云,巫支祁并非蛟类,而是出生在豫南桐柏山中,花果岭下,乃为天生神猴。后娶龙女为妻,生有三子,都是神通广大魔头。巫支祁因娶龙女,由此便自封为淮涡水神,并在淮河建有龙宫,势力极盛,波及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在民间传说中,巫支祁一面经常为患江淮,祸害百姓;另一方面却以孝子、正神身份,被人立庙祀奉。

闲言少叙,直说正文。且说巫支祁闻说大禹率兵来伐,便率十万山精水怪,在淮源大战禹王。巫支祁作怪,风雷齐作,木石俱鸣,白浪滔天,夏后氏等部落联军被淹死无数,诸将皆都不能靠近。禹王大为恼怒,乃再次发出伏羲令,召集群神,并再请祖神应龙下界相助。那巫支祁虽然神通广大,但如何抵得过五龙之祖?只战有十余个回合,便被应龙擒获,交给禹王。应龙既擒无支祁,不敢久耽尘世,迅即反回九天之上。无支祁虽被抓获,但见应龙飞走,便奋力击搏跳腾,屡次将要脱缚。大禹见状,乃亲到三十三天之外,见太上老君,借其缚龙铁索、定海神针及紫金铃三宝,然后返回。巫支祁见到三宝,不由魂飞魄散,倒地哀鸣道:“不想这个夏禹,竟比虞舜还要厉害。不但龙祖帮他,就连道祖太上老君也肯帮衬,借此三宝给他。我命休矣!”大禹遂以缚龙索锁其颈脖,紫金铃穿其鼻孔,将巫支祁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囚在淮井之中。争奈这水怪善走,其后走出淮井,通过淮水复到东海,搅扰龙宫。大禹恐它再兴风浪,乃以定海神针镇住缚龙索,巫支祁再不能乱走。直到孙悟空拔走定海神针,观音菩萨又取走紫金铃,巫支祁方得拖着铁索游走江海,只不能上岸而已。

巫支祁形象,始见于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其书载云:楚州有渔人,忽于淮水中钓得古铁锁,其后锁链挽之不绝,只得将此事告官。刺史李阳闻而大奇,遂大集人力到淮河岸上,排好队一齐导引之。锁链穷处,末端却有青毛猕猴跃出水来,将挽锁链者吓走,然后复没入水中而逝。李阳不明其要,后来灵机一动,去查验古本《山海经》,结果发现内中有记载云:“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祁。”北宋李昉编撰《太平广记》,引唐朝小说《戎幕闲谈》曰:“有李汤者,永泰楚州刺史,问渔人见龟山下水中有大铁锁,乃以人牛曳出之。霎时风涛陡作,有一兽形如猿猴,高五丈许,白首长鬐,雪牙金爪,闯然上岸,张目若电,顾视人群,欲发狂怒。观者畏而奔走,兽亦徐徐引锁曳牛入水去,竟不复出。”

据后代学者考证,吴承恩著《西游记》时,对于孙悟空原型塑造灵感,便有可能发端于巫支祁形象。在荆楚一带,巫支祁往往被谓是淮河之神,寻其根据,竟有六条之多。其一出自《楚辞·九怀·思忠》:“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明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考证云:“水母为无支祁。”其二《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水神”条谓:“龙王、共工、应龙、无支祁,皆属水神。”其三在权威工具书《辞源》中,巫支祁辞条谓:“淮水神也。”其四中国神话大家袁珂先生,在《西游记散论》中考证:“《柳毅》中柳毅和龙女,《古岳渎经》中无支祁,由于塑造成功,在民间产生很大影响。人民信之敬之,甚至为他们立祠造像。解放前出土铁铸无支祁坐像,曲颈偻背,头有双角,高约一米,背上刻有大宋建中元年三月造,据今已近千年。说明在黄淮流域,至少从斯时始,巫支祁已被供奉为淮神。”

其五《上古神话演义》中说:在大禹治水之前,巫支祁独霸淮水流域数十年,已自称为淮水之君,故其诸子都称太子。巫支祁还在龟山脚下洪泽湖建立宫殿,俗称龙宫。并分别在河南光山县北、安徽霍邱县西、怀远县东分建三座宫殿,命三子各镇一方水域。又竭力扩张势力,振起洪水,将淮水下流与长江下流合二为一。自桐柏山以南,直至云梦大泽,更通到湘水之源,到处都有其党羽。千里之内,木魅、水灵、山妖、石怪,莫不受其节制。

其六源于民间传承。在淮河中上游巫支祁神话中,多称巫支祁为孝子化龙。桐柏县《淮河的由来》、《蛟龙探母》等,称之为良蛟善龙;信阳《乌龙和乌龙集》、《龙蛋》等,在淮河中下游多称其为水猿大圣、水母娘娘。明清时期,有杨景贤杂剧《西游记》创作出笼,巫支祁被搬上舞台,甚至与孙悟空和骊山老母称为兄妹。总之,巫支祁先为孽龙,其后向善,此说渐占上风,终将巫支祁奉为淮河水神。相当一部分荆楚百姓认为合理,并予接受。

闲言少叙,书归正本。且说大禹请应龙打败无支祁,再以缚龙索、紫金玲镇压在淮河南边龟山脚下,于是遣散众神,还师国都阳城。由此桐柏山居民得安,湘楚安堵,淮水平安入海。伟哉大禹!其乃是最先被古代典籍所提及华夏族祖先首领,甚至早于尧舜,且又是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人物。其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完成国家建立,以文明代替野蛮,缔造中国帝王历史。

禹在位四十五年东行,到会稽去世,享年一百岁左右。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后氏天子位,正式建立统一王朝,国名大夏。将父禹安葬于会稽山,并建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前来禹陵祭祀。夏桀灭后,商汤封夏王姒姓一族于杞国,以奉祀夏后氏宗庙祖先。杞在商时,或封或绝。周武王灭商,封禹王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之祚,主对禹王祭祀。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泰山之时,便南上会稽山,祭大禹。宋太祖即立帝位之后,当年便颁诏天下,命保护禹陵,并将祭禹正式列为国家常典。明清两朝祭禹仪式制度最为完备,典礼也最为隆重,两朝大祭禹陵,各达二十余次。清代康熙及乾隆祖孙二帝,都曾亲临绍兴祭祀大禹。中华民国十九年,中原大战刚刚结束,蒋介石便命再度修复禹庙,并率众举行隆重祭禹活动。在道教之中,大禹被追赠为水官大帝,诞日定为十月十五日下元节。大禹既死,其子启立,中国有史记载之第一个世袭朝代,便即开始。

夏代诸氏,出自姒姓。共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部落,以夏后为首,因以部名为国号。据《史记·卷二》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此段是说大禹死后,伯益按照部落联盟传统,为禹举行丧礼,挂孝、守丧三年。三年丧礼完毕,益没有得到权位,而夏启在民众拥护下,继其父位为帝。关于此段历史记载,说法不一: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另一说益先继位,有些部族不服,转而拥护启,并对伯益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因而夺得权位。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标志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随后不少倾向禅让传统部族,皆怀不乐。

夏族原为姒姓,启为宣示自己开辟之功,遂弃此姓,改用国名“夏”为氏。同时不再使用伯称,而改用后,自此便称“夏后启”。启乃在禹州大会诸侯伯,于钧台举行盛宴,史称钧台之享。启又能歌善舞,便在天穆之野亲自表演歌舞,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中国古老乐舞文献《九辩》、《九歌》与《九招》,均称其原创作者乃为夏后启。

启为夏后,季子武观竟然不服,率领部族时常作乱,又害国伤民败法。夏后启大怒,终派军队前往征伐,将武观放逐西河之地。内部纠纷未平,东夷各族又起兵叛乱。夏后启为树立部落联盟权威,又发兵与东夷作战,经年累月战火不息。有扈氏是为夏后联盟中第二大部族,对夏启破坏禅让制度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并对其他部族发表反对言论。夏启发兵讨伐,并发誓文于诸伯侯,名曰《尚书·甘誓》:“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乃召六卿,大战于甘。有扈氏奋起反抗,两军摆开战场,就此对垒交锋。激战三合,夏启不胜,铩羽而归。乃召集诸伯众臣,总结战败原因道:“吾地不浅,民亦不寡,然屡战而不胜者,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解散兵马,转而励精图治,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之后,有扈氏见夏启为政仁德,善待诸伯,反而主动遣使入于启都,贡献方物,表示臣服。由此夏启终得天下诸侯方伯拥戴,就而平定九州,垂拱而治。

夏启后妃之名,历史不载,但载其所生五子有名。长曰太康,次曰元康,三曰伯康,四曰仲康,最少季子名曰武观。启在位十六年时,因患重病,诸子以为父命不保,由此争立嗣位,明争暗斗不休。季子武观更是直接起兵于西河,再次发动叛乱。夏启虽病,但神志不昏,急派彭伯寿率师出征西河。迭经三战,终于平定武观叛乱,将其斩杀。关于西河地望,历来说法不一,较多说法是在河水之东晋南,或河水之西韩城一带,另有安阳附近内黄之说。夏启既诛逆子,心情激荡,呕血盈盆,反而重病得愈,只是身体再不如以往健壮。据后世史学家许风申分析,夏启能禀承天命,赞继大禹之道,顺利实现从禅让走向世袭,实在是众望所归,无疑是个圣明君主。但亦有史家认为,自夏启建立夏王朝即久,便逐渐抛弃其父夏禹节俭传统,毫无顾忌淫溢康乐,管磬并作,湛浊于酒、渝食于野,饮酒无度,也是史实。

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在位三十九年,终年七十八岁,就此驾崩,传位于长子太康。因当时夏朝已创建四十年之久,且有大禹治水之德,天下皆都归心,由是诸侯方伯并无异议,皆愿奉太康为主,尽心拥戴辅佐。怎奈太康失德,在位期间只顾游玩淫乱,不理政事。由此夏后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有穷氏部落趁机西进。话说这东夷族首领,在中国史上亦乃大大有名,唤作穷羿。因其善射,人皆比之上古之神大羿,故而称为后羿。其见太康失政,故引兵来征。正是:炎黄东夷旧恩怨,致使相争五千年!欲问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