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郎中邹维琏出列道:“陛下,臣推荐钱谦益。
钱受之万历年间,进士出身。
天启时曾参修《神宗实录》,经验颇丰。
臣认为此人可担当此任。”
邹维琏的一番话,朝廷众臣瞬间炸开。
钱谦益此前率领东林党大部分官员静坐抗税,被陛下赶回了苏州老家。
没想到,才过月余。
在朝的东林党人对其痴心不改,仍想将其拉回朝堂。
站得靠前的各部尚书,发现崇祯的脸色难看了起来。
崇祯的死忠粉——李夔龙,顿时听不下去了,立刻出列驳斥道。
“钱受之此人性情乖张,此前裹挟官员静坐,亵渎皇权。
臣认为,阐述圣人之道,非至情至性者不可。
臣推荐礼部侍郎冯铨担当此任。”
礼部侍郎冯铨当年趋附于阉党,算起来也是有前科的人。
李夔龙的推荐,令东林党人大为反感,眼看双方就要争吵起来。
崇祯再次开口道。
“朕已决,就让冯铨来编著此课本吧”
崇祯给出了答案,下方的官员只好收声。
薛文周和邹维琏,只得悻悻地回到队列中。
“另外,朕还想要编一本简略版的中国历史,与圣贤的精华版,一同走进扫盲班。
不知,众卿们可有推荐人。”
垂头丧气的邹维琏猛地抬起头,再次抬脚出列,心急地道。
“陛下,臣仍推荐钱谦益。
此人精通史学,由他来负责最好不过了。”
邹维琏竟贼心不死,一次不成,再来一次。
罢了,也不知道魏忠贤会在江南掀起什么风浪,就当作安慰一下东林党众人。
看着眼巴巴的邹维琏,崇祯迟疑了一会。
“既然钱谦益精擅史学,那编著历史简本的重任就交给他吧。”
“谢陛下。”
邹维琏心满意足地入列,既然陛下肯给机会,受之重返朝堂的希望又多了一分。
下朝后,崇祯带着王承恩等人,从玄武门出了皇宫。
经过万岁山时,崇祯细心地搜索路边两边的槐树,但是始终没找到那一棵歪脖子的。
轻车从简地来到内官监,此次专门过来,是查看太监和宫女学识字的情况。
组建大明皇家时报时,卢九德就摸清了宫中识字的人数约为1000,剩下的9000多人为文盲。
为了教会那九千多人认字,崇祯让卢九德挑选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太监作为老师。
如今,卢九德随魏忠贤南下了。
接手的是徐应元,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站在门口的小太监,看到崇祯和王承恩迎面走来,赶紧上前行礼。
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崇祯来到太监宫女识字的地方。
只见一百多人挤在一个露天的院子里,前方一名中年太监拿着一本百家姓在摇头晃脑地念着。
寒风呼呼地吹,太监和宫女们冷得直哆嗦。
有的双手缩进袖子里,与旁人闲聊。
有的不惧严寒,低头打毛衣。
仅有几个年轻点的,跟着中年太监一起念百家姓。
这样的教学氛围,能让人学会识字才是真的见了鬼。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崇祯脸色铁青。
得到手下汇报的徐应元匆匆赶来,看到崇祯的脸色,心里大呼坏了。
自己刚躲进房间里避寒,陛下就刚好来了。
徐应元忐忑地行礼道。
“陛下前来视察,奴婢没能迎接,奴婢有罪。”
崇祯并没有发火,只是瞪了一眼徐应元。
“卢九德南下后,朕让你接手太监和宫女识字之事,为何今日是这般情形。”
徐应元顿时有些头大,自己也是信王府的旧人。
同为信王府旧人的王承恩、王德化和卢九德等人都坐上了宫内实权的位置。
唯独自己被派到内官监管理工匠,如今多了教人识字的杂务。
感觉被边缘化的徐应元,平日无精打采地在内官监混日子。
幸亏没出什么大事,要不然高宇顺的都知监早就找上门来了。
毫无准备的徐应元面对崇祯的发问,大脑一片空白。
最后,只得伏在地上,期期艾艾地回答道。
“臣愚钝,对识字一事没多加思虑,请陛下责罚。”
朱由检摆了摆手,阻止涂文辅继续请罪下去。
“教识字,拿着本百家姓来念,能教会多少个字?”
“还请陛下圣训。”
徐应元惭愧地说道。
“先让内官监腾间房出来作教室,大冷天的,让人在外面,哪能专心学习。
内官监内既然有木料,就让工匠们制作一些桌子和凳子。
摆放在教室里,用于教学。
黑板和粉笔也要弄出来,有了这两样东西,就方便多了。”
“陛下,黑板和粉笔是何物?”
徐应元满脸疑惑地问道。
朱由检揉了揉太阳穴,这两样东西在后世相当普遍,但放在明朝倒是稀罕物了。
“在光滑的木板上刷一层黑漆,即可制成黑板。
至于粉笔,将熟石膏加水搅拌成糊状,倒入模具凝固可得。
此二物让工匠多次尝试,以粉笔能在黑板上清晰书写即可。”
徐应元听后踌躇了下,小心翼翼地问道。
“陛下,宫中很多工匠、太监和宫女的年龄早已超过了开蒙的时间。
就算花大力气教会他们认字,也未必会大有作为。
况且他们认为自己凭手艺能吃上饭,认不认字都无所谓。
还有,有些年纪大的,要跟自己的徒子徒孙坐一个院子里,总觉得不好意思。
这帮榆木脑袋,不值得陛下如此大费心思啊。
倒不如让他们安安分分地做好本职就好了。”
徐应元看着崇祯的表情,越说越心虚。
崇祯看了徐应元许久之后,才平静了情绪说道。
“大明想要中兴,大明子民的文化水平非得提高不可。
不如这样吧,愿意上扫盲班的,而且识字1000字起。
能写收据和便条,基本看懂通俗书报。
就进行奖励,实物或者银子都可。
你今日下去,先让内官监的大匠把黑板和粉笔弄出来,容朕再想想该如何推进扫盲班。”
回到乾清宫的上书房,崇祯靠在椅子上。
双手撑着下巴,仔细地回想后世是如何推广扫盲班。
后世的一年级,是学笔画和拼音。
依瓢画葫芦,看来只能从这两方面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