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yylz.com

“阿爹,真的都杀了吗?”

阿那部首领阿那宏长子阿那义曲有些不忍道。

“都杀了!把羊皮都放上马车,公羊除了留种的全杀了!”

“多余的马匹都卖了!”

阴山北部一处草原,一名骑在马上,身上裹着两层羊毛皮的壮汉在大声用鲜卑语嚷嚷着。

“义曲,不要担心,来年春天,部落里面就能多上万头羔羊了,那里是鲜卑王廷,仇水边上,哪怕是冬天都可以放牧的。”

壮汉便是这个鲜卑部落的首领阿那宏。

在交代完了自己而儿子之后,阿那宏扭头看向另外一边骑在马上的几名男子。

他们都束发,里面虽然也有羊皮袄,但外面还套着一件汉人的衣服。

“苏兄弟,两匹马真的能换一口铁锅吗?”

“没错!你们可以多换一点,相信有别的部落需要的。”苏双微笑着用鲜卑语说道,“阿那宏兄弟,你们难道要在冬季迁徙吗?”

草原上已经被积雪覆盖了。

虽然山羊还能扒开积雪吃到里面的枯草。

但对于一个部落而言,这个冬季依旧十分的难熬。

在过去每一个冬天。

这个人口有三千余人的鲜卑部落。

每年都要冻死两三百人,大多是没长成的幼儿和年过五十的老者。

每年的冬天对草原上的部落来说,是一道劫。

即便阿那宏的部落在所有大大小小的鲜卑部落之中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部落了,三千余人,能集结起九百多控弦之士。

这一道卡在所有草原部落上的难关,就像是一个筛子一般。

只有身体最强健的人才能在这个环境下成长。

这也是为何一个小小的三千余人的小部落,极限情况下能出动九百骑兵的原因——几乎所有的鲜卑壮年男子,都是能够骑马射箭的战士。

每年冬天都是各部落苦熬的时候,根本不会继续游牧。

“对,我们要搬走了。”

“搬去哪里?我到时候还要找你们贸易呢...”

“去汗山!”

“汗山?鲜卑王廷?”苏双奇怪的看着这一群身上裹着乱七八糟的动物皮毛的鲜卑蛮人。

他去过鲜卑王廷,但他只能和鲜卑大单于部下的一名小首领进行贸易,那地方位于仇水边上,水草丰美,能供养一个完全无需四处游牧的大型部落,这也是为何鲜卑王廷能在汗山上伫立的原因。

但那是鲜卑大单于的本部。

岂能是这些边缘小部落能去染指的?

看出了苏双的疑惑。

那名鲜卑小部落的首领咧嘴笑道:“苏兄弟,那是我们大单于的命令,大单于说今年冬天太冷了,让诸部迁徙到汗山脚下过冬...”

“迁徙...”

苏双眯着眼睛思索片刻,而后展颜一笑道:“阿那宏兄弟,这是好事,今年部落可以多生养几个小崽子了。”

“哈哈哈哈!对对对!你说得对,苏兄弟。”

阿那宏大笑着说道。

汗山脚下,哪怕是冬天,都有大量的枯草可以供养牛羊,今年部落应该不会死人了吧?

从阿那宏的部落里面牵走了一百多匹马,在脱离了鲜卑人的视线后。

苏双立刻扭头交代起自己身边的属下:“先把马匹送到货物集结地,到时候一起送到天策府,三叔,十五弟,你们随我直去天策府!”

“去天策府?为何?”

“因为鲜卑人要出兵了!鲜卑大单于显然在集结兵力。阿那宏那傻子还以为步度根是什么好人呢!”

苏双冷笑道。

.......

“你叫什么名字?”

“回禀大将军,属下名为崔希,冀州清河人士。”

站在刘昪面前的是一名约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身上穿着的太平书院的青衣道袍,正恭恭敬敬的给刘昪插手行礼。

他是太平书院的官校学生。

所谓官校,其实就是一个屯长培训班。

现在天策府已经沿着黄河在划分屯垦区,规划水渠,只等开春,土地软化后就可以开始大规模建设了。

根据“根据地”建设的经验,要搞好根据地,首先得培养好干部。

按照计划。

每个屯会安排一名屯长、一名军训官、一名道官,日后若是条件允许可能还会派一名教师来办个小学之类的。

而屯长、军训官都在官校之中训练,道官则是受训后的道人赤脚医生们充任。

屯长负责屯垦拓荒管理,军训官负责训练屯内壮勇,战时负责指挥作战,道官则是负责“思想工作”的同时,兼管卫生、医疗。

除了这三名官员是天策府派出之外,屯内还要分队,从屯民之中提拔队长。

而这些屯长、队长们,日后也是天策府管理干部的种子。

所以学习任务还是挺重的。

眼前这位崔氏子,便是这一期“屯官短期训练班”之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学员——考试成绩最好。

“清河崔氏?”

刘昪惊讶道。

崔希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刘昪竟然听说过清河崔——虽然在魏晋南北朝开始,清河崔氏开始崛起,到了隋唐时候,清河崔已经是五姓七望之首,是天下最有名望的郡望。

但现在的清河崔虽然人数挺多的,但因为没出过什么大官,所以名气并不大,和袁、杨、王等当世豪族根本无法比。

“属下出身清河崔氏旁支。”崔希恭敬道。

“不错,你的成绩在这一届学生之中排在第一,算是本届天策府的状元郎了。你以前基础就不错,看来是有专心念过书的。”

成绩第一..状元郎?

崔希和周围之人都一头雾水。

不明白刘昪说的什么意思。

这也很正常...因为状元这个词要到唐代才出现呢,那都好几百年之后了。

崔希急忙回应道:“属下六岁便入崔氏家学念书了,一直到十六岁,家中老父去世,只能归乡耕种,后...”

崔希看了看刘昪。

“后天下大乱,不得已出乡避祸。”

刘昪拍了拍崔希的肩膀:“好好干,日后你崔氏少不了一份富贵。”

无论是从他这里,还是历史上的崔氏,确实很贵。

卢植捋须,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以考试成绩作为人才的评判标准,而不是举荐、名望。

卢植作为当世大儒,一眼就看得出来这办法的好处。

当然了...这也可能会得罪不少士族,但这又如何?如今天下纷乱,士族不思报国,反而野心之辈频出。

日后要做官,是得好好考考试才行,免得这些士族互相抬轿子,把真正的人才都给埋没了....

看过《道经》和《太平书》,又得知刘昪要培养大量道人去各地传道后,卢植还挺担心刘昪会彻底崇道弃儒。

就如当初董仲舒献给汉武帝的那个美人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刘昪则是来个“罢黜百家独尊太平道”。

刘氏大天子,一向都是这么霸道的。

但现在刘昪并没有在他建立的教育系统中剔除儒家的东西,他只是在做加法:把太平道的道理、数学等加进去了而已。

而且做官也没有排儒崇道。

而是通过考试。

要论考试的话,那些道士如何考得过儒生?

卢植面带微笑。

这《道经》明显和传统的道家有些格格不入。

这只是刘昪托道家之名传的新道而已。

道未必因此而兴。

儒也不会因此而亡。

大不了日后便是儒道两立而已。

刘昪崇道就崇吧,反正...这个世界上又没有长生不死之人。

刘昪崇道。

他的子孙可就未必了。

而现在在这两百多名“屯长预备役”之中。

绝大部分,都是如崔希一般的儒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