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扎姜父子将丧事需要准备的东西放下,拜托了胡瑶和狐亦枫后,就离开了。
这还是胡瑶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刚刚离世的人。
前两天还在眼前,笑着聊天,开开玩笑,扯扯闲篇的人,现在平静地躺着,没有心跳,没有呼吸。
她眉眼分明还跟活着的时候一样,只是没有了呼吸和肺部的起伏。
她的手掌还温热着,软软的手指摸起来,不像是老人的皮肤。
狐亦枫看出来胡瑶的触动,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动起了手。
不知道为何,她帮逝者换衣服的动作异常的娴熟。
胡瑶不禁多看了她好几次。
就算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因为胡瑶的工作是守墓人,所以,替逝者更衣等流程,并没有那么熟悉。
这是胡瑶第一次经历需要自己动手的情况,之前的逝者,不管是狐狸的状态,还是人类的状态,都是由家属整理好仪容送过来的。
他们来到墓园的时候,都已经在棺椁或者是骨灰盒里面了。
家属……?
胡瑶突然反应了过来,她以前一直默认,妖类的逝者都会由家属整理仪容,却没有想过,妖类也有没有家属的,妖类活那么久,也许没有直系近亲,又或者已经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地方。这样的逝者,并不少见,特别是狐氏这样注重礼仪,讲究宗法关系的妖族。
“你怎么,这么熟练?”
等王奶奶穿戴好了小姜送来的寿衣,胡瑶才忍不住开口问道。
“你不是猜到了嘛?”狐亦枫倒是态度了然,道:“说说看!你的猜想!”
“是不是,你在狐氏也是负责……”胡瑶没有直接说出口道。
“嗯!猜对了!”狐亦枫耸了耸肩道,她本人倒是一脸的无所谓,道:“我是狐氏的收尸!不过,也很少工作啦,所以游手好闲的,而且不被人待见。”
“为什么不被人待见?你不是那个,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的人吗?”胡瑶可以理解到了,殡葬行业的人,不受人类待见是正常的,可是妖类为什么也会这样呢?难道妖类也觉得跟逝者接触的人不吉利?
但根据胡瑶的观察,起码狐氏内部对守墓人的看法,还不会这么极端。
他们只是觉得胡瑶这个外门子弟。不应当担任守墓人而已。
狐亦枫的血统。可比胡瑶纯正多了,除了为人处世看起来不靠谱,其他的地方,没有可挑剔的吧?
狐亦枫无所谓地笑了笑道:“妖也好,人也好,都是一样的。狐氏收尸人,见到我,就意味着,你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或者是命丧外乡的无根浮萍。反正,就是不吉利。能死在自己家里,被自己子孙围绕,由家人收尸,才是最好的死法。再不济,也得有个朋友送行吧!”
看来,只有真正无依无靠的人,才会被狐亦枫收尸。
胡瑶这事后也明白了,为什么狐晓辰会让狐亦枫担任四大墓园的负责人工作。
这并不是狐晓辰的心血来潮,而是狐亦枫本就与四大墓园息息相关。
只是,她的工作不讨喜,在内部也不受欢迎,所以,存在感也一直不高而已。
等胡瑶和狐亦枫帮王奶奶收拾好了,小姜也给老姜说了刚才王奶奶的遗言。
“河心洲……他王奶奶真的这么说?”老姜似乎很是意外,道:“没有说别的?不是你们听错了?”
“绝对不是!”胡瑶很确定道,她是趴在王奶奶的心口听的,耳朵就贴在喉咙上了,绝对不会听错。
姜叔随手挠了挠原本就乱糟糟的头发。
小姜挠头发的动作,简直和姜叔一模一样,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亲父子。
“唉……河心洲那地方,不好说啊!邪性的很!”姜叔到底是做了多年纸扎的,这方面的事情,他多少也知道一些,道:“那地方荒凉的很,什么都没有。最开始,就是个沙坡,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成了个河心洲。后来据说有人想要去修行,就在河心洲建了个道观。”
“这道观奇怪的很,没有名号,修行的那个家伙,也没有道号。每隔一段时间,会划船摆渡来岸上买点东西,平时和谁都不接触的。”
“他倒是来过我铺子里面两、三次,那个时候我刚刚接手铺子,也就比这个小兔崽子大一点的吧。”
“好家伙,下大雨的夜里,提着两条大鱼来的。给我吓了一跳。谁乐意深更半夜的进咱们这种铺子啊?结果,那家伙说,想要拿鱼跟我换点儿香烛。嘶……倒也不是不行啊!就是纸扎行当啊,有规矩。”
说到这里,小姜插嘴补充了一句道:“能送!不能换!”
送的就是纸扎铺子好心,可换,就不知道最后换来的会是什么了。
所以,纸扎铺子大部分时候,宁可救急送了借了,也不接受以物易物的换法。
好在,那人也没有坚持,只是说自己日后一定会来偿还。
“我当时就想啊,他一个,呃……也不知道是道士,还是居士的,又是孤家寡人一个的,哪里来的钱哦?肯定是个客气话!”老姜摩挲着自己长满了茧子的手指,道:“没想到之后还真的来了!就是没进门,给我在门口放了钱,马上就跑了。”
因为这件事情,老姜就额外留意了起来。
他发现这个头发潦草,仿佛野人,衣服也万年穿着同一件的家伙,经常会提着鱼去换吃的和钱。
主要是为了换一些吃的,有的时候,也换一些调味料。
毕竟,他在河心洲,可以种地,种不出来调味料的。
后来,还会拿着鱼给渔民,去换一些钱,因为价格极低,甚至于都算不上是卖,只能算得上是换鞋钱。
这些钱,他就是拿来找老姜买蜡烛香油和线香之类的。
老姜就理所当然的认为,道观里面的家伙,换了这些东西,当时为了回去供奉的。
水陆法事再简单,也离不开这些!
但有一次,老姜遇到了一位游方僧,老僧人已经修行到了不知道多少年,偶然路过这里,讨了口水喝。
当时,他还吃了王奶奶的闭门羹,这才不得已打扰了纸扎铺子的。
所以,老姜一直记得很清楚。